香港的蒙特梭利學校 | Montessori Schools
自從寶寶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已決定讓他上一所蒙特梭利學校。蒙特梭利特色是能夠按著孩子的發展速度,觀察敏感期再安排學習課程。我不能接受香港填鴨式教學,讓自己的孩子失去獨立思想,依賴成習慣。能夠啟發獨立思維的蒙特梭利教學絕對是我的首選。 除了瞭解敏感期的特色之外,蒙特梭利教學最有魅力之處就是混齡的特點 (mixed age) 每個班別混合了3組不同歲數的小孩,3-6歲為一班,6-9歲為另一班。這個特點可以讓孩子按著自己的進度去學習。譬如說,一個4歲小孩在數學方面很有天份,在沒有歲數限制的環境裏,他可以跟著比他大的同學學習更多高程度的數學。同時,這位4歲小孩在語言方面不及同齡的人,雖然如此,他在混齡的環境中不會因為語言落後而被怪責。反而可以不受壓力地跟隨自己的進度去慢慢追上。每個人都各有所長,何必用年齡來判斷小孩的學習能力呢? 混齡教育的另一個魅力就是能夠提高小孩與人相處的態度。年齡大點的小孩可以學習帶領和呵護比自己小的孩子。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向大點的孩子學習與模仿。不會有年長的欺負年幼的,或是年幼的不懂尊重年長的。 關於香港蒙特梭利學校方面,我做了點研究。帶著孩子沒有太多空餘時間,所以不能逐一做學校參觀。但比較有名氣的我都參觀過,沒參觀的都有問feedback。就讓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個人意見。 International Montessori School (IMS) 全港唯一一間有小學部門的蒙特梭利學校,也是我參觀過覺得最有規模的傳統蒙特梭利學校。那些學校概要我就不說了,大家可以在網站找到所有資料。反而我想分享參加完Information Session和Open Day之後的感想。 Information Session那天有上200位家長參與。當中有差不多30%是外國人,剩餘是亞洲人(大部份是香港或是內地人)。在Q&A的時候,聽著許多家長問的問題都是類似,「自由學習的話會讓小孩們無法適應正常學校嗎?」,「混齡的話會讓小孩們無法適應正常學校嗎?」….. 大部份家長都極度擔心小孩習慣了蒙特梭利教學就不能適應所謂的「正常學校」。 相信許多家長都因為同樣的擔心而對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所保留。其實我覺得蒙特梭利並不是與眾不同,只是香港的教育太過死板。所謂的正常變得一點都不正常。我們這些想讓小孩喜歡學習,愉快上學的家長反而變成小眾人物…. 香港教育真的需要改革! 說回IMS,IMS最出名是蒙特梭利教育之餘,中文水平也是讓許多家長到訪的原因。從Casa dei Bambini (3-6歲)開始,學校採用bilingual雙語教學。每天上學時間都有一位英語和普通話老師在班房裡同步教學。每個課室都有正規的中文教具和普通話時間,能夠把中文融入蒙特梭利裡真是讓人興奮。看著那些中文的Sand Paper Letter Board,覺得這家學校投放了不少心思。IMS也標榜了自己的小學畢業生大部份能夠考進第一線的國際學校。其中有CIS,HKIS,Harrow等等… Open Day那天,我們有機會參觀赤柱的校舍,這所校舍是另一家學校的舊校舍,可想像到校舍並不是超級豪華那種。跟其他一線國際學校相比實在有一段距離。但是校舍本身太陽充足,有室內外籃球場和遊樂場,是一所非常貼地的優質校舍。 當天還有各科的老師介紹她們的教學方法。跟其中一位外籍老師交談了一會,讓我對這家學校的信心提高了不少。那位老師很清楚蒙特梭利的方針也表演到對教育的熱誠。她介紹蒙特梭利時,讓老公更喜歡混齡教學的概念。 整體來說,IMS的教學是我們夫婦喜歡的,但我們比較擔心體育方面。我家老公是超級運動迷,所以他覺得孩子對體育的熱情要從小培養。IMS並不是一所注重體育的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