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自由空間裏學得到什麼?
我的宗旨是玩樂學習,相信孩子可以從遊戲中學會不同的知識。但我也相信每個小孩都不同,有些可能適合玩樂學習,有些卻可能適合教師主導學習。 我是一個貪心的媽媽。希望讓孩子有機會去嘗試各種不同的教學,所以我讓仔仔每6個月都轉換環境,務求找到適合他的教學方法。 其中也有因為天時地利人和而演變成仔仔有機會嘗試不同的學校,繼而讓我觀察到仔仔在不同環境的學習態度與變化。 Discovery Montessori School (DMS) 12-18個月的時候,仔仔嘗試了Discovery Montessori School 。 對於蒙特梭利教學我無疑問,反而是想觀察一下香港的蒙特梭利學校是否正統。DMS讓我很滿意,老師很專業,教室和教具都很正統。最近還發現DMS會開Discovery Montessori Academy,也是DMS的小學部。知道她們會發展小學部,就證明了蒙特梭利教學在香港開始多人追捧。作為Montessori小粉絲的我感到很高興。仔仔在DMS的日子很開心。家裡的環境跟學校相似讓他很自在。 Infants, Toddlers&Twos (ITT) 基於天時地利人和,仔仔在Infants, Toddlers&Twos 度過了18-24個月的歲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讓我轉了去ITT是廣東話。不知為何仔仔的語言發展偏向英文。如果留在DMS,他會更加只有英語發展和極少國語….. 我家每個都是香港人,說的是廣東話,我當然希望仔仔的中文好啦。ITT始終是傳統名校開的playgroup,我相信這裡的中文程度會讓我滿意。傳統學校和蒙特梭利學校的確很不同。整個curriculum都很有系統,孩子們的紀律也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是傳統教學,所有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導。這是一個好機會讓我了解自己的兒子適合孩子主導還是教師主導的環境。畢竟喜歡蒙特梭利教學的是我,我不能夠不理會孩子的意願而執意要他跟隨。如果他的性格比較適合傳統教學的話,我也會讓他讀傳統學校。其實蒙特梭利教學本身很有紀律,所以仔仔從小到大都是偏向有紀律的孩子。他會坐定定聽老師說話 ,也會跟著指示做許多activity。就算是一個教師主導的環境也不會讓仔仔感到不開心。可是我觀察到仔仔需要多點自由學習的機會。他的性格是不容易放棄,一旦喜歡就會不停地做著同樣的事。他在在沒有很大自由度的學校裏,往往都不能夠滿足自己的求知慾。 耀中國際學校 (YCIS) 正當我考慮是否應該讓仔仔嘗試多點自由度的學校時,我們得到了大家都說很難進的耀中國際學校 的offer。YCIS的最大優點是一條龍。懶惰的我當然想仔仔進去了YCIS就不再憂心到中學啦~不過理性的我告訴自己這不能夠是選學校的理由。找到能夠發揮自己孩子的教學環境才是最重要!YCIS的教學方針跟之前的ITT簡直是兩極。YCIS是完全讓孩子主導的以玩樂為教學。上堂是任由孩子玩樂中學習。說真的,我很想知道YCIS能夠為仔仔帶來什麼變化。老公對Play base很有保留,不過商討之下,最後決定讓仔仔去YCIS嘗試一下Play base的教學。(其中一個重大的原因是YCIS離我們家5分鐘車程… 對於大肚的我來說,靠近屋企的學校實在是非常大魅力….) 在我讀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iploma時,我對Play base教學有相當的認識,因為整個program都是鼓吹Learn through play(玩樂學習)概念。基本上,Play base是要給孩子最大的自由度,除非孩子有生命危險,否則大人是不應該干擾孩子玩樂。這個理念跟蒙特梭利相近,因為孩子集中做工作時是不應該打擾。孩子的集中力也是這樣才能練成。儘量讓孩子自己發掘和解決問題也是Play base原則。其實整個概念是非常好,在外國也很盛行,但是要在香港實行這種教學需要很大的勇氣。當大家都要贏在起跑線上時,Play是叫大家不要催谷孩子過早學習,而是從玩樂中得到不同的知識。Pl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