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手足之爭,平等 vs 公平

如何處理手足之爭,平等 vs 公平

家裡多過一個小孩的話,一定有聽過這些手足之間必定有的爭吵: 「不公平!」「Not fair!」 「為什麼他有,我沒有?」 「為什麼他可以做,我不可以做?」 「為什麼他有多點,我少點?」 之前我們也有分享如何處理手足之爭,但沒有特別針對「公平」這個話題。「不公平!」是孩子之間經常爭吵的爭議點。處理不當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所以這次我們特意學習處理「不公平」的情況。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平等」和「公平」是有分別的。「平等」的本義更傾向於平均分配,而「公平」之意是傾向於通過平衡需求達成公平。 孩子很多時候都以「量」來量度自己得到的是否公平,但有很多事情都不能量化,而且也不一定能夠達到平等的狀態。年幼的孩子會很經常以數量來衡量「平等」與否。譬如年幼孩子抗議「為什麼哥哥可以吃兩個麵包,但我只能吃一個?」孩子很容易以數量來得出結論,並認為自己需要爭取平等數量。孩子未必能理解哥哥的身形和重量都需要多吃一點,自己其實是不需要吃這麼多,自己甚至連一個都吃不完,但因為孩子認為數量要平等才算是公平,所以就會爭取兩個麵包。 年幼孩子學習時是需要具體化的。就像孩子在蒙特梭利教學裡學習數學一樣,我們盡能力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來幫助孩子理解。「平等」和「公平」這種抽象概念也是需要具體化讓孩子明白。具體化不單是應用在幼兒身上,就連小學生都能受用。 以我家孩子們做例子:我家哥哥是一位十分認真的網球員,他每星期都會有10小時以上在網球場上奔跑,所以他的運動鞋的磨损程度是高得差不多每個月都要換一對鞋。(媽媽我也嚇一跳…很明顯媽媽並不是運動人,所以不知道原來運動鞋是可以磨損的這麼快….) 每次妹妹看見哥哥買鞋子都會問:「為什麼哥哥有這麼多新鞋子,但我沒有?」 我簡單的解釋給妹妹聽:「哥哥有需要用,所以一定要買。」我以為妹妹會明白,但原來她一直都不明白。 直到有一次她在店裡哭著說:「媽媽不公平!只買鞋子給哥哥,我也想要新鞋子啊!」 當時我真的氣上心頭,覺得妹妹很不懂事,太過貪求物質!但我平靜下來想一想,妹妹可能真的不明白為什麼哥哥「需要」但自己不需要…. 然後,我回到家裡,拿出所有哥哥穿到磨損了的鞋子,排好給妹妹看。再拿出她穿得不太殘舊的鞋子讓她自己對比。 我跟妹妹解釋:「哥哥注重網球,妹妹注重畫畫,所以哥哥需要的是新的運動鞋,而妹妹用完顏色鉛筆,我也是會買新的給你。我們得到各自真正需要的東西,所以很公平啊。」妹妹總算是明白了,也沒有繼續投訴不公平了。 從以上例子可見,孩子需要具體的例子放在眼前,甚至摸得到才真正明白什麼是「真正需要」,所以我們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讓孩子很具體的學習什麼是真正需要。 同時,孩子需要認識自己是獨特個體,不需要與人比較。數量或價值上的平等並不一定是公平;因應需要而得到所需才是真正的公平。 我們家長也需要有意識地實行公平對待孩子們,理解每一位孩子都是獨特的。 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是獨特的方法: 注重孩子的個人特質 察覺孩子的個別需要 家長作出以孩子為本的決定 回應逐步發展的需求;年齡,脾性 接受孩子的情緒和感受 成為模仿對象 一起長大的孩子們,免不了事無大小都爭吵一番。我們作為家長要集中實行的不是凡事平等,而是讓孩子真正理解公平的意義。 相關文章 有手足之爭,才有手足之情 […]

你知道自己是哪類型的家長嗎?積極教養 Active Parenting

你知道自己是哪類型的家長嗎?積極教養 Active Parenting

你知道自己是哪類型的家長嗎? 久不久做Reflection是覺察自己教養方式的好方法。 自問我是一個權威式的家長,因為Active Parenting主張的Freedom within Limits正是蒙特梭利教學主張的尊重孩子的方式,所以從孩子出生時開始,我便是一位Active Parent。不過…. 當自己被情緒蓋過理性,我發現自己會選擇「專制」的方式。當我非常疲累,不想與孩子糾纏的時候,我就選擇「寬容」的方法…… 相信很多家長與我的情況一樣。 家長很難做,做一個100%積極的家長就更難!唯有不斷提醒自己,努力邁向成為100%的積極且有權威的家長! 積極教養(Active Parenting)是由Dr. Michael H. Popkin創立的一套教養方式,主要基於阿德勒 (Alfred Adler) 個體心理學和德瑞克斯 (Rudolf Dreikurs)的理論,主張育兒需要採取「權威式方法」,而不是「專制」或「寬容」的方法。 大家有興趣的話也不妨多留意積極教養Active Parenting 當中很多道理和方式都與正向教養非常相似。 資料來源:Active Parenting by Michael H. Popkin  

孩子經常扭買玩具?與孩子一起斷捨離 | 整理玩具和雜物篇

孩子經常扭買玩具?與孩子一起斷捨離 | 整理玩具和雜物篇

你的孩子會經常扭買玩具嗎?與孩子一起斷捨離的話,能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想購物的衝動。 在扭買玩具的處境時,家長除了可以引用不同的正向管教方法去引導孩子之外,我們也可以嘗試培養孩子瞭解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概念。理解此概念也是培養孩子將來擁有一個精而簡的思維方式。當孩子想買玩具時能獨立思考分辨自己的需求是必須,衝動,還是慾望,那就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並理性地分析自己真正的需要。 與孩子一起整理玩具和雜物更能幫助孩子具體地明白自己擁有多少玩具,在每次購物的時候也不會漫無止境地要求買玩具。每年大掃除是一個引導孩子學會斷捨離的好時機(也是爸爸媽媽自己斷捨離的好時機!)雖然孩子年紀尚少,沒有太大需要去斷捨離,但家裡的玩具/雜物不處理的話,真的可以堆積如山。 如果我們跟孩子說;「我們要大掃除,所以要丟掉一些不需要的玩具啦!」通常孩子都只會是拿出一兩件自己不太喜歡的玩具,甚至有些孩子會說所有玩具都是需要的。對孩子來說,「不需要」是很含糊的字眼。到底什麼才算是「不需要」呢?邀請孩子一起分類不需要的玩具時,可以嘗試應用引導式的問題來協助孩子的思考流程,讓孩子具體的明白什麼是「不需要」。同時也可以與孩子一起瞭解哪些玩具是真的有價值,能夠陪伴自己玩很久。哪些玩具是沒有太多價值,下次想購買之前可以三思而行。 其實最佳的從簡方式就是家長先不要過分購入太多玩具,不過有時候我們還是忍不住手要購物,這是非常能理解的。因此,在大搜購之前先瞭解哪些是有益處和能提供學習機會的玩具,預防購入太多不必要的玩具。 每年進行一次斷捨離,希望孩子(或是爸媽)能慢慢養成不胡亂購物的習慣! 如果家長真的不知道從何入手移除家裡雜物和佈置一個能夠啟發孩子的空間的話,也可以考慮使用Playful Chaos的童年設計服務。我們曾為多個家庭解疑難;包括幫助無法集中的孩子提升專注力,吃得不好的孩子提升獨立進食能力;睡得不好的孩子改善睡眠習慣! 大家也可以瞭解為何要移除雜物,利用空間準備啟發性的環境給孩子!簡易8步為孩子打造充滿啟發性的家 【線上課程】 📖 Playful Chaos「在家蒙特梭利」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當中也包含了正向教養的介紹和應用方式!免費試聽及詳情請按這裡 😴 Playful Chaos「嬰幼兒健康睡眠學習」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以正向教養為基礎,協助嬰幼兒建立健康睡眠。免費試聽及詳情,請按這裡 【服務】 🏠 童年設計服務 幫助家長了解如何為自己的孩子準備最合適的成長環境。我們提供個人化服務,因應孩子的需求去協助家長為孩子設計獨一無二的快樂童年 詳細瞭解 個案分享 😴 嬰幼兒睡眠諮詢服務 幫您解決兒童睡眠的問題。您不用再為了孩子睡覺的問題而煩惱,讓我們幫助您和孩子每晚都能睡個好覺,詳細瞭解 ❤️ Playful […]

開放式玩法 VS 制式玩法 Open ended VS Close Ended Play

開放式玩法 VS 制式玩法 Open ended VS Close Ended Play

家長看完我們的簡易8步為孩子充滿打造啟發性的家都會想更詳盡瞭解,到底什麼是開放式玩法。我們簡單的瞭解開放式和制式玩法的分別吧! 開放式玩法 Open Ended 開放式玩法注重過程,而製成品或是結果都是沒有對或錯。讓孩子自由探索,從一些沒有規範著玩法,或是沒有特定的達成的目標的玩法中,發展出創意力和靈活性。這是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的玩法,也是設計啟發兒童的環境時不能缺少的。 制式玩法 Close Ended 制式玩法也是注重過程的玩法,但是有特定的目標和結果需要達成。很多人認為制式玩法會限制孩子的創意發揮力,而準備任何制式玩具在家裡,但其實也是對孩子有好處的!一些比較好動,難以集中的孩子反而比較需要多一點非開放式玩法。制式玩法是能夠培養孩子特定的一些技能,專注力和自我修正的能力。 有些家長可能都留意到,部份蒙特梭利教具都是主張制式玩法的。正因為如此,蒙特梭利教學中長大的孩子都擁有比較高度專注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至於創意力方面也無需擔心,因為蒙特梭利教學提供高度自由給孩子,讓他們有機會發揮自由創作,提升創意力。相信很多選擇了蒙特梭利教學的家長都會明白,這套教學取得一個非常好的平衡點。 其實我們只需要平衡孩子的玩樂,就能夠以不同玩法的優點來培養孩子需要的技能。最終還是要觀察孩子,根據孩子的敏感期和成長需要來準備環境裡的玩具和用品。 希望大家都學會觀察孩子再為孩子準備在家裡需要的玩具和用品! 【線上課程】 ⭐️Playful Chaos「在家蒙特梭利」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免費試聽及詳情,請按這裡 😴 Playful Chaos「嬰幼兒健康睡眠學習」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以正向教養為基礎,協助嬰幼兒建立健康睡眠。免費試聽及詳情,請按這裡 【相關影片】 蒙特梭利的兒童敏感期 簡易8步為孩子充滿打造啟發性的家 如何選擇對兒童有益處的玩具?主動型VS被動型玩具 – 【相關文章】 培養孩子自得其樂~如何準備鼓勵孩子獨立玩樂的環境  如何選擇能提供學習機會的玩具?  24種家裡玩得開心的玩法 

和諧粉彩親子母親節活動 Pastel Nagomi Art for Mothers Day

和諧粉彩親子母親節活動 Pastel Nagomi Art for Mothers Day

與孩子一起經歷就是增進親子關係的最佳方式。這次與孩子一起享受和諧粉彩的過程,準備送給媽媽們的禮物 ❤️ 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文章】 ★ 十個讓孩子學藝術的理由 ★ 孩子畫畫測智能 #mothersday #pastelnagomiart #和諧粉彩 #親子活動 #親子和諧粉彩 #母親節 #親子關係 #playfulchaos #kidsart

正向教養 提示

正向教養 提示

家長與孩子爭吵過後,雙方心情都會受到影響。我們雙方可能都感到懊悔,責備自己為何未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大聲責罵,甚至控制不住動手打人。發生的事無法改變,但我們能透過互相溝通和接受來修補關係。我們只要察覺自己的情緒,正向面對的話,一定會慢慢改進,就算自己不是完美也不要緊。 【正向教養】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讓孩子快樂並不是父母的責任  我是一名家長,我有能力改變世界!  正向教養孩子,成為孩子的盟友 Connect before correct  正向教養親子互動工具卡  【在家蒙特梭利】 ❤️ Playful Chaos「在家蒙特梭利」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當中也包含了正向教養的介紹和應用方式!詳情請按這裡

如何挑選對兒童有益處的玩具?主動型VS被動型玩具

如何挑選對兒童有益處的玩具?主動型VS被動型玩具

家長學會分辨哪些玩具對兒童有益處的話,真的能省下不少錢和家裡空間的。 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分辨主動型和被動型玩具的分別! ⭐️Playful Chaos「在家蒙特梭利」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相關影片 ★簡易8步為孩子打造充滿啟發性的家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親子共讀常見問題 ★從小培養兒童專注力 PART 1 ★從小培養兒童專注力 PART 2 相關文章 ★如何選擇能提供學習機會的玩具? ★Play Value值多少?剩餘物資變教具 ★電子產品對孩子的發展有何影響?2歲以下該使用嗎?

跟隨孩子 Follow the child

跟隨孩子 Follow the child

蒙特梭利教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Follow the child」不過有些人會誤會,以為字面意思就是放任孩子喜歡做什麼就做。我們要明白真正的跟隨孩子是需要家長的協助才能實踐。否則孩子就算擁有主導權卻建立不到管理自己的能力。 最強武器『選擇權』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 培養孩子自得其樂~如何準備鼓勵孩子獨立玩樂的環境 想孩子自律,首先要學會「自由與規則」 蒙特梭利教學的兒童敏感期 【文章】 想孩子自律,首先要學會「自由與規則」- 育兒提示 - 最強武器「選擇權」– 別錯過兒童敏感期,學會協助進入敏感期的孩子 忘記「起跑線」,父母應注重的是「敏感期」 【影片】 蒙特梭利教學的兒童敏感期 正向教養親子互動工具卡

家長「好心做壞事」的時候

家長「好心做壞事」的時候

當孩子遇上困難想努力奮鬥時,家長以為幫孩子解決問題就是好事。 其實孩子需要的是信任自己能解決的家長。 當孩子需要時間去作出選擇時,家長以為替孩子選擇就是好事。 其實孩子需要的是耐心等待自己作出選擇的家長。 當孩子全神關注做一件事情時,家長以為打斷孩子沒什麼大不了。 其實孩子需要的是不被打擾的工作環境。 當孩子不斷重覆做著同一件事時,家長以為需要停止並轉移做其他事情。 其實孩子需要重覆才能學會自己想學的技能。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以為需要立刻糾正錯誤。 其實孩子需要經歷錯誤才能自我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