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樂學習系列 – 感官發展 Sensory Play

玩樂學習系列 – 感官發展 Sensory Play

最近香港經常下雨,所以很多時間都跟仔仔留在家裡。留在家裡最好玩的就是Sensory Play,因為很多時候都會弄得非常污穢,所以在家裡玩是最適合的。像Sensory Play這類幼兒遊戲主要是要刺激各種感官。我試了跟仔仔玩幾種不同的Sensory Play,而他最喜歡的似乎是最污穢的玩法…. Oatmeal 一開始讓他玩乾的麥皮,仔仔沒什麼興趣,只是碰一碰就算。在他臉前加入暖水到麥皮,讓麥皮變成黏黏的,仔仔便立刻摸來摸去,又拿起來吃,玩得非常開心。這個簡單的Sensory Play可以讓仔仔嘗試摸不同的質感,由乾變濕。體會食物在碰到水時會變質地。Tips:做這麼污穢的Activity時,最好是把衣服脫掉~ 很喜歡黏黏的感覺~ Rice 簡單的Activity~把生米放在兜裡,讓仔仔玩。他可以學習如何用手拿起細小的米,雖然他的Fine Motor Skill還未成熟,不能用Pincer Grasp (用拇指和食指來拿細小的東西),但他學會了如何一手拿起很多米!而且發現了撒米在地上會發出聲音!所以弄到周地都是米….. 哈哈! 發現了自己的手指可以在米上留下印~   插插插!! Texture Canvas 找來了一些用剩的物料,拼成一個canvas給仔仔摸~ 他摸著這個canvas時太興奮了…. 最終個canvas上的物料都貼不實,掉下來了~ 有沙紙,Bubble膠,防滑膠,絲布 Mix Food Coloring & Flour 這個Activity是把麵粉放在保鮮袋裡,然後加入水跟Food […]

在家蒙特梭利,給孩子藝術空間

在家蒙特梭利,給孩子藝術空間

喜愛藝術的我當然也希望仔仔的藝術天份會得以發展,不要像他爸爸~哈哈 藝術是非常個人化,沒有對於錯。雖然畫畫技巧可以練,但藝術感是由環境來培養的。Montessori裏其中一個培養藝術的方法是把藝術品放在小孩能夠欣賞的eye level。我覺得這個concept很不錯。仔仔還小,不能教他畫畫但卻可以提供有藝術氣氛的空間。仔仔自己察覺房間裏掛在牆上的藝術品,非常興奮,立刻爬上去探索。(所謂的藝術品其實是媽媽畫的~好過用電腦print出來的圖案啦~) 小小的藝術品放在仔仔的eye level。   第一次學習欣賞藝術品~ 另外我還設備了一個Reading Corner給仔仔。因為他還未能做起來,所以我還沒有放椅子在這個reading corner裏。現在還是讓他躺著或是爬著來看書。有時候,他會看著我放在這裡的吊飾,看得入神~ 簡單的reading corner   仔仔會自己爬進去~現在他能肚子貼著地來爬~ 這是中秋節燈籠,婆婆特意送給仔仔的~ 真是急不及待和仔仔一起畫畫與閱讀~期待著他的長大! Playful Chaos正開設「在家蒙特梭利」工作坊,讓大家能夠瞭解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尊重?放縱?

尊重?放縱?

蒙特梭利是主張Respect the child (尊重孩子意願)。基本上孩子想做什麼,就讓他去做。這不是放縱,而是尊重。但是怎麼區分放縱與尊重呢?我覺得很難拿平行。譬如說仔仔正在做Activity,大人是不應該打擾,要讓他做到自己覺得夠為止。那我怎麼可以叫他Clean up?我豈不是不尊重他的意願?遇到這個問題,我就回想我在playgroup裏當助教時學的理念。在孩子們學會尊重其他人和事物的時候,我們便要尊重孩子。如果他們還未學會尊重的意義便任由他們隨意做自己喜歡的事,那就會形成放縱。其實是有點似「要別人尊重,便先要學會尊重自己!」雖然這個理念不是100% 蒙特梭利,但我覺得好make sense。我喜歡蒙特梭利的教學方法,但有些地方是需要作出更改來形合當今社會。 仔仔房間的set up是讓他喜歡做甚麼就做。架上的Activity可以任他拿出來。 既然仔仔架上的東西可以任他玩,他就要學會收拾。要尊重自己做的Activity,才能讓其他人尊重他的意願。當然,5個月的他不會真的自己收拾,但我會示範給他看。讓他嘗試放東西到籃子裏,不是一味地拿出來,又不幫手收拾。收拾的時候唱唱Clean Up song,讓他有信號知道要收拾。仔仔還未能把籃子放到櫃裏,但我會讓他看我放籃子回到原處,又跟他說:「現在是媽媽幫你,將來你要自己放好。」不要以為他還小,不懂我們說什麼,他可是會聽我們的語調和看我們的行動。 繼續Sensory Activity,這個禮拜用了顏色綠色為主題。同樣的有綠色 Treasure Box,也有綠色的照片在牆上。這個禮拜不只是做Activity,還要學會收拾~ 綠尤尤的環境~ 一放下籃子就自己伸手去拿~ 仔仔做每個Activity都是任由他要做多久就多久。但現在要他知道不是玩完就算,要他懂得Clean up的意思。他差不多對一個Activity失去集中力的時候,我便開始唱Clean up song跟他一起收拾。如果他不願意放開,我就給他2-3分鐘玩。通常在第二次Clean up的時候,他都會願意放手把東西放回籃子裏。

在家蒙特梭利,四個月大的球類活動

在家蒙特梭利,四個月大的球類活動

這次活動架的主題是球類。我把活動架換上了一系列的波,由小至大順序地排。最近孩子很喜歡用手抓東西,所以家裡的波都成為他的新寵。 把球都放在他身旁或是眼前,他都會主動去拿,但他的手指協調和力度都需要多點時間去發展,所以現在能抓得住的球並不多。 最大的球的設計很適合初生的手玩。非常容易抓緊而且發出的聲音也很有趣,所以孩子從小就喜歡玩。但因為用的材料是膠而不是布,所以孩子想拿起來時會有一點困難。他通常都要雙手才拿得起它。 另外一個孩子比較喜歡的球就是我親手做的Montessori Puzzle Ball。看看我之前寫的文章便會明白這個球有什麼好處。現在讓孩子親身試驗,果然是一個好設計。首先,用布一定比膠的好。最少孩子放進口裡,我都不擔心。而且用布的會輕很多,孩子單手都拿得起。另外,Puzzle Ball的設計是讓BB有很多位可以抓緊,所以孩子拿著它的時候就很容易做到左右手交替物件。我拿著Puzzle Ball在他臉前慢慢地示範了怎麼左右手交替,他立刻就學會了。 為了貫徹房裡的球類主題,我也挑選了一些圓形物體的照片貼在牆上。這樣可以在視覺上再增強圓形的形狀,也可以介紹英文詞語如“Circle”和“Round”。孩子房裡的照片都是用實物拍攝的,不會有卡通化的圖片,這樣才能讓他先認識真實世界的物件。 Playful Chaos正開設「在家蒙特梭利」工作坊,讓大家能夠瞭解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在家蒙特梭利,Bell Cylinder練小肌肉

在家蒙特梭利,Bell Cylinder練小肌肉

孩子三個月大啦!現在的他學任何事都非常快!要好好抓緊這個培養他成長的時期!趁著孩子的手還有反射性地抓著手裡得東西時,我不斷給他拿不同的東西,讓他繼續小肌肉發展。 看著他拿的東西從小小的Bell rattle然後到大一點的Grasping Beads, 我看他的小肌肉是滿夠力的,所以讓他試用Bell Cylinder,想不到他一拿著就不放。 小小的Bell rattle 大一點點的Grasping Beads 再大一點的Bell Cylinder Bell Cylinder的呎寸很適合三個月大的孩子。他的手拿著剛剛好,而且重量又不是很重,他可以揮動自如。卻又不會像膠玩具般輕到讓他一掉就掉開。  

在家蒙特梭利~Octahedron Mobile

在家蒙特梭利~Octahedron Mobile

是時候給仔仔用Octahedron Mobile啦!看完了黑白色的Munari Mobile, 就要介紹primary colors給仔仔認識。仔仔很專注地看著Octahedron Mobile,他尤其喜歡紅色。這些Montessorid的吊飾實在是太可愛了~簡單直接有學術性,而且制作簡單,不會太花俏~ 直到現在我都沒有用任何買回來的玩具,但仔仔都有很多stimulation。有朋友還說仔仔只得6周大,卻比3個月大的BB精靈幾倍。試想一個大人呆在沙發上看著同一個電視節目也會變得呆呆的。如果BB每天在家裡呆在床上,永遠看著同一個環境,當然會發呆啦。BB不能自己去找節目,所以作為父母要好好的幫他們安排一個有趣且能夠刺激他們的環境。 每天看著仔仔對不同的事物做出不同的反應真是樂反啦!      

大肌肉發展好幫手 – 鈴鐺

大肌肉發展好幫手 – 鈴鐺

嬰兒都喜歡腳踢踢,我家孩子也是。這次準備了一個大鈴鐺掛在他的腳上任他踢。聽見自己的腳踢便會有聲音,自然踢得更起勁。這個簡單的設置可以幫助他的聽覺和大肌肉發展。而且我準備了鏡子在他身旁,讓他可以看見自己的動態,學習如何控制手腳大肌肉。孩子看見鏡子裡的自己,明顯有反應地踢得更厲害!他可以自己躺在床墊上踢上40多分鐘。當我恨不得靜靜地吃一頓飯的時候,讓孩子做這個活動是最好。 之前給孩子一個大鈴鐺踢,這次我把鈴鐺放在他心口上方,讓他用手打。這樣比用腳踢難得多。因為除了要把手提得很高之外,要瞄準鈴鐺是需要一定得距離感。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完全瞄不準。我拿著他的手示範了幾次,然後讓他自己努力了30分鐘左右,他開始打到一兩下。當他開始覺得累就不耐煩了,然後我便把鈴鐺收起來,待第二天才讓他繼續。第二天他可以集中自己玩40分鐘左右。40分鐘裡我都沒有進房間騷擾仔仔,只是一直都有他用手打鈴鐺的聲音從房裡發出來。 讓孩子有時間不受騷擾地慢慢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Playful Chaos「在家蒙特梭利」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在家蒙特梭利~製作Octahedron Mobile

在家蒙特梭利~製作Octahedron Mobile

之前做的Munari Mobile適合3-6週大的寶寶。這次做的是適合6-9週的寶寶的Octahedron Mobile. 之前的是黑白為主,因為BB最初分辨到的是黑白。但隨著BB長大,他的視覺也會成長。這時候,可以introduce三個primary color,紅,藍,黃。 Octahedron Mobile是3個用primary color做成的鑽石型吊飾。採用了有點光面的硬卡紙,所以在它飄動的時候,會發出一點點光,讓BB看得更入神。 需要的材料: 硬卡紙 (紅,藍,黃)- 在一般文具店買到 幼鐵線 雙面膠紙 木條 我從這裡download Octahedron的圖形。   記得膠紙是貼在顏色那面,我第一次做的時候貼了在裡面~   高低可以不一 這個吊飾可以訓練BB的專注力和顏色的認識。 比起那些貴貴的吊飾,相信BB會更喜歡我親手做的吊飾!希望BB快點來臨!!(^_^)

在家蒙特梭利,嬰兒床真的比地上床墊好?

在家蒙特梭利,嬰兒床真的比地上床墊好?

每當我告訴親人或朋友我將會讓自己的嬰兒睡在地上床墊而不是嬰兒床的時候,他們都會用充滿疑惑的眼神看我,或是破口大罵(我說的是我媽)「為甚麼好好的嬰兒床不用,走去睡在地上?」 嬰兒睡覺的地方應該是最安全的,而大部分人都認為嬰兒床是最好的選擇。為這方面我做了點搜查。 其實嬰兒床的危機早就已經存在,許多外國的報導都提及過嬰兒床的危險性。 危機1  寶寶的個子小,手腳甚至連頭都有可能卡在那個「安全圍欄」的空位而導致骨節! 危機2  安裝不完整的話,有可能整個床會塌下去。 危機3  為了不讓嬰兒碰上圍欄而弄傷,有一種叫bumper pads用來圍著床邊的,但已證實許多BB因為面向著這個而導致窒息。 危機4  寶寶剛開始攀爬的時候,非常容易從高高的圍欄上掉下來。 以上的種種危機已足以讓我放棄BB床的念頭。不只是危機,BB床對孩子的發展也並不見得有任何益處。BB一出世,最多時候是在自己的床上,觀察著這個陌生的世界。睡在BB床裡,視野大部分都只是圍欄,猶如坐在監獄裡。到BB一歲多時學會攀爬或走路的時候,每次想離開床都猶如Prison Break般,又搖又爬地逃離。要是我是BB的話,就算是累了也不想上床去,怕醒來後又被困著。 當我想著如何讓自己的BB睡得開心自由點的時候,我在一些外國blog裡看到地上床墊的idea. 這個設計很簡單,用一個厚身的兒童床墊,放在房間裡的角落。床墊上不要放任何不必要的東西。在床墊的旁邊可以裝一個鏡子,讓寶寶觀察自己的表情和動作,有助感官和大肌肉發展。床墊貼在地上的好處是就算寶寶動來動去不小心掉了出來也不用擔心,因為床墊的高度不足以構成大傷害。 到了寶寶能夠爬或走路的時候,整個BB的活動範圍都必須是安全。沒有大人看管也不會有意外的一個環境。寶寶可以自由地上床睡,也可以自由地到地上探索。 雖然地上床墊對寶寶好,但我也擔心寶寶太小的時候用會太早,所以開頭6-10個月應該是晚上睡在父母的房間,白天的時候讓寶寶在床墊上睡午覺和醒來的時候玩。白天的時候可以觀察寶寶。到寶寶心理準備好了,再讓寶寶自己晚上睡。其實地上床墊是否有效就真的要試過才知,每個寶寶都不同,有的喜歡碌來碌去,有的不願自己睡,各有各的性格。當然不是沒個寶寶也適合用地上床墊,但不試過就不知道,所以試下無妨。 在我看來用嬰兒床是為了方便大人多過為寶寶好,把寶寶放在床裡就不用擔心他會到處爬,卻奪取了他的自由。如果嬰兒床真的是安全還好,但依種種危機看來真不知道為何要用嬰兒床。花些時間心機把寶寶的房間變得適合寶寶用而不是大人用的話,可能會有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