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p Trapp Jam!!

Tripp Trapp Jam!!

  大家有看我以往的Blog post的話,一定知道我是一個Stokke粉絲。(這裡可以看我為何變成了Stokke粉絲)這個品牌的設計概念是要從孩子角度去設計並設計出能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產品。”全心為孩子而做”,很多嬰兒品牌都會把這美麗口號掛在口邊,但實實在在做得到的卻少之又少。Stokke可以說得上是表表者之一。 Stokke Tripp Trapp是真的與仔仔一起成長的一張椅子。仔仔的BLW (Baby Led Weaning) 路很順暢並且成功,Tripp Trapp絕對是功不可沒。(這裡可以看我關於BLW的Post)一張椅子對baby led wean的仔仔來說是非常重要。因應著他的高度來調節椅子可以讓他輕輕鬆鬆地在餐檯上與家人用餐。仔仔從出世到現在,每天都坐在Tripp Trapp上。現在連妹妹都有一張,讓她未開始進食便已經與我們一起用餐。這張椅子幫我們一家人每天融融合合地進餐。(這裡可以看仔仔如何用這張椅子和妹妹拉近距離) 當我收到Stokke的邀請去參加一個慈善活動時,簡直是開心到飛起。而活動的場地真的是讓人有飛起的感覺的Sky100。 在ICC的Sky100舉辦的Stokke活動~ 讓人好興奮啊~     Art jamming部份由Aura Art提供畫材 One Fine Love是Stokke的國際性慈善拍賣活動。Stokke為了宣揚父母的愛是由微開始,邀請了幾位名人媽媽在Tripp Trapp上揮筆。把慈善拍賣的善款捐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除了有星級媽媽為椅子揮筆,這次還讓一眾孩子有機會發揮才能。讓藝術與Tripp Trapp融為一體,讓孩子在迷你Tripp Trapp上art jam!仔仔也有幸參與其中! 來到活動場地看見一系列的Stokke設計品讓我興奮到極。與此同時,仔仔看見一系列迷你Tripp […]

魔法廚具,玩法多多

魔法廚具,玩法多多

臨近暑假尾聲,我們依然繼續每天遊玩。在最後一個禮拜,我們有幸獲得出席Lagostina活動的機會。這次舉辦的親子煮飯體驗是在Easy123 Cooking Studio舉行。雖然個活動是適合4-7歲的孩子,但主辦單位很親切地特別讓2.5歲的仔仔參加。 我們很高興有機會試用Lagostina的Salvaspazio廚具系列。這個系列是以節省空間實用設計為Design Concept,很適合香港地。廚具全都是用和諧曲線和實用性材料,非常符合我個人生活品味~ 簡單卻富有內涵~哈哈~ 我們的煮飯Station!放著簡約美的Salvaspazio系列~   這次要煮的蜆肉義大利麵~ 欣賞完美麗的廚具之後,導師開始示範烹調。始終這個活動比較適合年紀大點的孩子,課程設計不像我們在Spring上Cooking Class般簡單(想了解Spring的Cooking Class可以看看這個Blog Post。)整個Lagostina活動長達3小時,開頭的1.5小時由導師示範煮湯和頭盤,剩餘時間就給各位家長和小朋友煮Vongole(蜆肉義大利麵)。我很想用心去學,但要2.5歲的仔仔企定定看導師示範簡直是難過登天。其他年紀大一點的小孩都會企定定去看示範,興奮無比的仔仔卻要走來走去探索…. 難得他這麼高興,我就由得他去探索好了。 給予孩子自由探索的機會時,往往會讓他們發揮不同的技能和創作空間。仔仔一看到預先準備好的廚具在檯上,便逼不及待去發揮他的小宇宙。 先是見到把鍋鏟,立刻發揮想像力把它變成結他,在廚房裏高歌”Wheels on the bus“。 拿“結他”的手勢似模似樣~ Salvaspazio廚具系列的特別之處是把手可以自由活動套在不同的鍋上。 其中一個仔仔最喜歡的Activity就是配對這對白色“耳仔”! 仔仔學習周圍套這個“耳仔”把手,經過一番練習後終於能夠輕易地套上“耳仔”。   個“耳仔”有個按鈕要按住才能拉出,本來以為對仔仔來說太高難度,不過他很快就拿捏到如何控制手指頭。簡直是最佳小肌肉訓練! 另外一個仔仔很喜歡做的Activity就是夾食物。這次拿著大人size的夾子,夾著大大的蜆,玩得非常開心! 右手控制夾子把蜆夾來夾去~ 開頭的一個小時,仔仔玩得非常開心。可是沒有午睡的他,到了活動的一半便開始出現疲態。未開始煮蜆肉義大利麵就已經想回家。疲憊的仔仔很難集中煮飯仔,而且個熱水爐對2.5歲的仔仔來說太危險了。所以我唯有拜託Easy123的職員幫我在另一個爐頭這道菜。雖然仔仔已經好累,不過也不影響他的食慾。一看到煮好的Pasta就立刻開動吃起來。   Montessori教學裡會混入很多食物準備的Activity。Cooking可以鍛鍊小肌肉,手眼協調。同時可以給予很多感官刺激,例如糗覺,味覺,觸覺等等…. […]

2歲人仔的暑假 ~ 最緊要玩…食…休息…

2歲人仔的暑假 ~ 最緊要玩…食…休息…

暑假原本就是用來玩…食…休息…再不斷玩….食…休息…. 不知從何時開始,港孩的暑假變成速成班的黃金檔期。每天學幾樣興趣班和補習,放暑假比上學還要辛苦。我希望仔仔的暑假可以保持童真,所以盡量讓他每天都是玩…食…休息… 去完沖繩之後,我們就留在香港過非常悠長的暑假~ 我沒有安排密麻麻的summer course給仔仔。只是參加了Kids’ Gallery兩個星期的summer camp(因為仔仔很喜歡唱歌跳舞,所以我想讓他嘗試Musical Theatre班)其他時間都是安排多點play date和帶他出去玩多點。 先分享下Kids’ Gallery的Summer Camp吧~ 我們參加的是Musical Theatre Junior班。每天1個小時的課,適合2.5-3.5歲,由孩子自己單獨上堂。一班有8-12個小孩,課堂上會有一位教師和兩個助教。本人很喜歡這個班的curriculum,有演戲,唱遊,跳舞。教師能夠帶領孩子去發揮想像力,譬如他們會派出一個紙筒讓孩子想像它能用來做什麼。孩子會用來當帽子,電話筒,鞋子等等…. 仔仔也非常樂在其中。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暑期班的教師質素完全沒有保證。第一個禮拜的教師非常好,但到了第二個禮拜的教師….我實在不宜置評。明明是同樣的course,有經驗和沒有經驗的教師教竟然可以相差這麼遠。仔仔很喜歡第一位教師,可是到了第二位教師上陣,他就不再喜歡去Musical Theater班了。實在是可惜~ 另一個問題是分離焦慮。基本上所有同學都滿3歲,已經上PN了,所以大部份小孩都沒有分離焦慮。唯獨有幾個比較不穩定,仔仔是其中一個。他是班上最年少的一個,未足2.5歲…. 而且他從來沒有去過Kids’ Gallery,對環境,教師,朋友仔等等…. 全都不熟悉。要我貿貿然放下他一個人在這個陌生環境中是不太可能。(之前在ITT有熟悉的課室和教師陪同,他不會哭著找我是比較正常。) 如我所料,他看見我離開課室就會哭。只要我坐在課室的角落就不哭。我不怪他,反而覺得他算是非常獨立。就算我在課室裏,他不會只黏著我而是會開心參與整個課堂。 總好過有些同學仔因為分離焦慮而只黏著2位助教,不肯參與課堂。而且學校看似不太會應乎分離焦慮的孩子,因為他們的方法就只是兩位助教負責抱著哭鬧的孩子。暑假的關係,學校請了一大堆沒有經驗的暑期工來當助教。沒有經驗的她們,有些對著大哭的孩子發呆或是不知所措。用的方法其實是Cry it out….  第一堂的時候完全失控…. 不過幾堂之後就好點。畢竟這不過是暑期班,何必逼孩子獨自上課呢~ 就算教師不太想我留在課室裡,我還是會留在課室裡直到仔仔ready為止。至於下一年我會不會報這裡的Summer Course,我想是不會…. 不過我會考慮報Regular […]

2歲人仔的暑假~沖繩篇

2歲人仔的暑假~沖繩篇

7月暑假一開始我和老公就留下妹妹在家,帶了仔仔去沖繩玩。原本我不捨得留下妹妹的,而且我餵人奶,不想離開妹妹太耐。可是我們有一年多沒有帶仔仔出門,每次仔仔出門都會有得著,我不想讓他錯過2歲這個重要的階段。就這樣,我們很快就訂好沖繩之旅,特意在日本放暑假前出發,酒店機票都便宜點。 沖繩非常適合親子旅遊,相信很多blog也介紹過,所以我不打算寫我們的行程了~ 我想分享一下是帶孩子去沖繩這個地方可以有很多得著。 日本人的自理和自律~ 真不能小看日本人在鍛鍊每個市民的自理能力的方法。整個社會都要市民自己負責任,形成孩子自小就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和懂得自律。譬如說,吃快餐的地方會設置洗手盆和抹檯布,讓客人們自己清潔自己弄髒了的檯面。快餐的盤子和餐具都要自己拿回店裡,讓客人自己收拾。這些日常生活的細節正正是鍛鍊出日本小孩的自理能力。他們都很有規矩,會自己清潔,收拾,排隊等等…. 這種自律其實是非常正常,但不知為何在香港卻很少見。在香港,仔仔是一個算很有自律的孩子。吃飯也會坐定定自己吃,但是到了日本,仔仔最多只能說是普通程度罷了~ 所以呢,孩子的周邊環境絕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如果香港好像日本那樣設計生活的點滴來鍛鍊每個人的自理能力,我可能就不用在家裡實施montessori教學了。大家也不用請工人姐姐了~ 我們這次入住的是Kafuu Condo Hotel。我不知道這家酒店有分hotel和condo。誤打誤撞訂了condo那邊,到了才知道condo是沒有人收拾房間的。如果要求酒店的人收拾的話就要付錢…. 這幾天的家務都由我包辦。這麼好機會,我當然要仔仔做我的家務助理啦。他會幫手洗衫涼乾,幫手打掃,幫手收拾床舖等等…雖然他不能完全聽指令去做,不過他很努力去完成工作。在外地跟在家裡不同,他變得很自發性地去做家務,甚至會自己去排好門口的鞋(連爸爸媽媽的鞋子都排好,真讓我開心)。去了沖繩之後才發覺仔仔還有很多空間可以進步呢~   自豪地告訴媽媽他的傑作。 害羞小生變成交際花! 這次沖繩之旅,仔仔非常開心,開心的他很自然就說多了話。語言爆發又再昇華~跟著語言不通的孩子們有講有笑。明顯地看得出他的社交能力提高了! 。他一向都比較害羞,不會在外人面前說太多話。可是在沖繩的時候,他突然變得開朗多,話也講多了。現在會說很多句子,而且會與人有對話。所以話呢,如其逼孩子說話,吃飯,讀書,上興趣班等等…. 倒不如讓孩子們開開心心過活,自自然然做什麼都有自信起來,做得更好。 看鯊魚的時候不斷告訴旁邊的哥哥“Shark will eat you”….. 哥哥就跟著說….   游水的時候也不忘跟日本女孩搭訕~ 提升對海洋生物的認知與興趣~ 所有人都知道沖繩最受歡迎的就是水族館。孩子到這裏可以玩上一天。仔仔去沖繩前我在家裡教他哪些動物生長在陸地,哪些是在海洋裡。當時的他很難明白怎麼分辨這些生物,尤其是魚類,每一條對他來說都是Fish,很難分辨種類。去到沖繩的海洋博館,他開始明白多一點。親身體驗真的比紙上談兵好多了。 體驗到鯨魚是有多大了~ 終於體驗到開車的感覺~ 在大人眼中,Pineapple Park應該是比較無聊的一個旅遊景點。看著一大堆菠蘿都沒有什麼好看。可是仔仔極度喜愛這個地方。最主要是可愛的菠蘿卡通造型,繼而當他看見架菠蘿車簡直是超級興奮。不明白架車的構造,沒有路軌和電線聯繫,不過它會全自動行駛。車上有大大的胎盤讓仔仔拿著,讓他以為自己真的在開車。這個體驗是意料之外的。 […]

吹泡泡大師

吹泡泡大師

仔仔2歲開始便轉了學校,在Free Play 的環境裏學習。之前的Post也提及過他因為有主導權,所以便有機會苦練出吹泡泡的功力。吹Bubbles是非常好的口肌練習。不知不覺中,仔仔練得一身好武功。有一次他和其他比他年長的孩子一起吹蛋糕上的蠟燭,仔仔遠遠一吹就吹熄了兩支蠟燭,另外個朋友仔吹了很久都吹不熄。從此可見仔仔的口肌發展得非常理想。 幫助孩子發展技能,除了提供環境和機會之外,提供合適的用具也是非常重要。之前仔仔學不到吹泡泡是因為市面上的Bubbles設計都不適合2歲以下的小朋友。一般玩具舖的Bubbles樽口都是非常大,年紀小的仔仔無法控制,很多時都會倒瀉。雖然我知道他很喜歡吹泡泡,但一直都找不到可以幫助他的用具。直到我帶他去新學校看見這些Bubbles。 我和仔仔都眼前一亮!這些Bubbles的特色是樽口很小,不會輕易倒瀉,因為不會瀉的關係,仔仔可以自己拿著他到處吹。就算最初吹不到也不會灰心,因為他自己拿著bubbles的話就可以嘗試多久就多久。整個樽形都很適合小孩的小手,小小的樽口更可以訓練手眼協調,真的是非常好的設計! 看見仔仔如此喜愛吹泡泡,我就努力找他可以自己拿著用的吹泡泡用具。 找了一段時間後,終於在Toys Club找到這個不會倒瀉的Bubbles! 這個是大型版,小型版在Playgroup用過很好,不過很快沒貨。     每次仔仔去公園玩都會拿著心愛的Bubbles到處吹。自從用這個牌子的Bubbles練習到大師級之後,他用普通的bubbles來吹都沒問題了~ 我還買了這個平常比較少見的Bubbles。 這個Bubbles是比較難用的一種,需要孩子同時用兩隻手去擠個樽才會有吹泡棒升出來然後讓孩子吹。是用來訓練小肌肉和手眼口協調的好用具。這個本身標明是讓3歲以上的孩子用,不過我買了來讓仔仔試。試試無妨嘛~ 正好仔仔的表哥表姐來了我們家玩,我拿出不同的Bubbles來讓孩子們玩。表哥已經5歲,表姐是4歲,我心想他們玩這個Bubbles應該可以吧。表哥拿著這個bubbles一擠就擠了很多肥皂液出來,原來要控制好這個真的不容易。力度要控制得剛剛好才能把吹泡棒擠出來而又不會弄得成身都是肥皂液。表哥很努力去嘗試征服這個奇怪的Bubbles,但婆婆在旁邊看見表哥弄得雙手髒髒的,就立刻叫停然後給了一個容易點吹的Bubbles給表哥。眼見婆婆(也是自己媽媽)打斷了孩子嘗試學習的機會,我忍不住叫她不應該因為髒就不讓孩子試新事物。我鼓勵表哥繼續挑戰難度,不過表哥很聰明….. 知道有容易點的bubbles便選擇了容易的路….. 反而仔仔對高難度很感興趣~ 拿著不肯放,雖然整個人都髒得不得了,婆婆不斷叫我不要給他玩,但我沒想過要打斷仔仔向難度挑戰。他擠了差不多整樽bubbles出來,最後終於開始控制到一點點。 仔仔開始吹到泡泡,雖然弄得髒髒的~ 髒了的手洗一洗就可以,髒了的衣服換掉就好了。何必因為怕髒就不讓孩子挑戰難度呢? 就這樣,仔仔征服了各種Bubbles,成為了吹泡泡大師~  

為18-24個月的孩子打造蒙特梭利環境

為18-24個月的孩子打造蒙特梭利環境

家的環境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所以我一向很用心去設計仔仔的Play area。香港地方細,雖然屋企不算大,但我堅持屋企要有一個play area。搬屋做室內設計時,寧願間房變小一點也特意預留地方給孩子用來玩。同時,Play Area會隨著仔仔長大而變化,也會注意他需要多點發展的範疇而設計。 我設計的Play Area儘量要有以下條件: 1. 閱讀Area – 書櫃是孩子的高度,書的陳列是封面向外,容易讓孩子拿取。書櫃旁要有讓孩子坐的地方。 2. Sensory (感官) Area – 儘量會空出一些空間來放置Sensory Play的東西,譬如玩豆,米,沙,等等… 3. 工作Area – 適合孩子高度的櫃來放各式的工作。多數是Montessori,但我也要加插一些自己創作的Activity。附近要放適合孩子高度的工作檯和椅子 4. Art (藝術) Area – 為了培養Creativity,可以讓孩子自由畫畫的地方好緊要。把畫畫用具放在隨手可及的架上,以及一個大大的畫畫版在旁可以鼓勵孩子創作。 5. Practical Life […]

玩樂學習 – Play Value值多少?剩餘物資變教具

玩樂學習 – Play Value值多少?剩餘物資變教具

我沒有認真計算養孩子是否需要400萬,但我很清楚慳得一蚊得一蚊。養孩子的開支絕不能小看,所以我會儘量保留金錢在不能避免的東西上,如學費,看醫生等等。若談到玩具的話,我認為與其買一大堆玩具,不如瞭解哪些是真正的早教教材更重要。再昂貴的玩具,若沒有任何教育意義也是消遣品,可有可無。對於0-12個月的孩子來說,合適的啟蒙遊戲和早教教材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們不妨投資一些金錢在書本上,增加自己的知識,學習如何與孩子從遊戲中學習。很多家長問我是否需要買一整套教材在家裡,我的建議都會是,不如先學習何謂Play Value,再考慮是否需要昂貴的早教教材。 到底Play Value是什麼? Play Value是我讀兒童早教文憑時學的。每一樣玩具或是遊戲都有自己的價值。價值不是金錢價值而是玩具本身有多少教育意義的價值。與其用幾百元買一個電動出聲的玩具,其實一個空水樽會好玩得多。大家有所不知的是,一個普通的膠水樽的Play Value(遊戲價值)已經比許多電動玩具高多。 舉個例子: 大家想想以下玩具的Play Value 值多少? 孩子可以練習小肌肉去玩按鈕和方向盤。會發出聲音和閃燈,單向性的刺激感官。 Imaginary Play,方向盤讓孩子幻想自己在開車。 孩子可以學數目字,但完全不會知道數目是代表什麼(因為玩具只會發出聲音) 色彩繽紛去吸引孩子,但沒有實質用途。 一個水樽的Play Value 值多少? 假設水樽是空的,孩子可以運用小肌肉去探索水樽,譬如榨,敲,各自會讓水樽發出不同聲音。 打開樽蓋讓孩子學習配對,練習手眼協調。 差不多18個月大的孩子可以學習扭開樽蓋,練習小肌肉和手眼協調,學會解決問題。 放水進去水樽,孩子可以看見水的變化。倒來倒去會發現水會流,練習眼球跟著轉動。 有水的時候可以搖出不同聲音,刺激聽覺。 透過水樽去看事物會有不同視覺效果,刺激視覺。 加入不同份量的水,水樽的重量會隨著更改,認知重量的變化。 加入不同的東西進去水樽可以製造不同的“樂器”,例如米,豆,鈕扣,任何東西放得進去都可以嘗放進去來發出不同聲音。 一個玩具越多玩法,越能夠刺激多種感官就越有Play Value。我隨便數數,一個水樽明顯多Play Value過一個大品牌的玩具。我會不會浪費幾百元在這些玩具上?作為精明消費者,我不會。 […]

在家蒙特梭利,與孩子一起煮飯,自然吃得開胃!

在家蒙特梭利,與孩子一起煮飯,自然吃得開胃!

仔仔一向都喜歡食,而且他最喜歡是Kitchen Play 扮自己煮飯仔。既然如此喜歡食物和廚房,我相信他會喜歡Cooking Class,於是我帶了他去灣仔的Spring試堂。如我所料,仔仔在Cooking Class玩得非常開心!一堂有60分鐘,食譜都是一些簡單的煮法,主要是要孩子準備材料然後放進焗爐,等待食物煮熟的時候就有一個short game玩,譬如用食物畫畫或是配對食物。雖然2-3歲班其實是要媽媽做多點,不過也有很多時間讓孩子自己做。而且加入了一些簡單的教學,譬如教顏色,利用食物的顏色來教學比起拿著平面的顏色卡有趣多了。仔仔看見一堆南瓜和紅蘿蔔,就立刻學會了橙色! 其實我沒有去過其他地方的Cooking Class,不過Spring給我的感覺很好。上堂的地方寬倘整潔,有個大玻璃窗讓外面的家長都可以看見孩子在廚房裡做什麼。上完課還可以自由用Play area和Book corner,不會趕著要人走。 看見仔仔玩得如此開心,我立刻報名。每堂$380,Trial class就要$420(如果立刻報名trial class就可以免費)報名同時有圍裙和廚師帽送。我覺得價錢合理是因為我嘗試過在家裡和仔仔煮飯仔,但準備功夫實在太多了!最近大著肚,實在不想辛苦自己….. Spring用的placemat好像Montessori,要孩子學會放好餐具。   急著要打開來吃! 之前在家裡和仔仔一起做Playdough就發現他很喜歡煮飯的過程。這個playdough很容易做,只需要麵粉,水,鹽和Food Coloring。不需要煮,所以仔仔可以整個過程都幫忙。   很喜歡倒麵粉和水~   努力攪攪攪~ 做完playdough就當然要玩下啦!  Cooking對孩子的腦部發展很好,學會手眼協調,小肌肉運用方法,加強觸覺和嗅覺。最重要是孩子會更願意嘗試不同的食物。仔仔算好,很多食物都食,不過最近開始挑蔬菜來食,但在Cooking Class裏,他就願意什麼都放進口裡,就算不喜歡也會嘗試咬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