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魔法牛奶!

神奇魔法牛奶!

仔仔18個月大時,我嘗試給他第一個Science Activity,那就是神奇魔法牛奶!18個月的他對實驗不太感興趣,反而對支牛奶比較有興趣。不過到了23個月,我改變了Activity的presentation方法,他立刻感興趣多。雖然他還不明白當中的”科學”,不過他可以體驗一下做實驗的過程。 Presentation的方法是這樣~ 魔法牛奶的Presentation 1. (左上)Food Coloring 2. (右上)杯子來倒牛奶 3. (左下)滴管來滴洗潔精,洗潔精可以溝些水 4. 有點深度的碟來做實驗 5. 準備一條毛巾來抹檯 (忘了放進照片裏,不過我準備了強力吸收的毛巾給仔仔~) 這個Activity很簡單,只是把幾滴Food colouring放進牛奶裏,然後再滴洗潔精。因為洗潔精會化解牛奶裡的脂肪,牛奶裏的顏色就會不斷產生變化,好像魔法一樣。 首先讓仔仔自己倒牛奶進碟裡,仔仔興奮過頭一下就把所有牛奶倒了出來。牛奶倒到周圍都是,所以我們忙著抹乾,無影相….. 這個時候就是出動強力吸收毛巾的時候!當然,仔仔要負責抹乾! 清理好現場,仔仔就開始受控制一點….. 滴Food coloring的時候都非常小心。滴顏色的時候順便教教他顏色的名字。 小心翼翼滴Food Coloring。 讓他觀察一下只有Food Coloring和牛奶的狀態。 讓仔仔自己滴洗潔精,從而知道自己滴的液體可以讓顏色有變化。 觀察著顏色的變化,就像魔法一樣! 雖然個Activity要點時間清理現場,不過看見仔仔樂在其中,實在讓人興奮。越是混亂的Activity,越能教會仔仔如何控制自己的動作和力度。 […]

培養閱讀習慣的必備品-兒童書櫃

培養閱讀習慣的必備品-兒童書櫃

從仔仔一個月大我便已經有個reading corner在他的房間裡。Reading corner放了很多書在地上讓仔仔自由拿來看。直到最近他差不多八個月大,才真正拿起本書翻來看。我很開心仔仔有了這個自己去拿起書看的習慣。見他越來越喜歡翻書,我想是時候找個適合小童的書櫃給他。 仔仔一個月大開始就有這個小小的Reading Corner。 現在換成高高的書櫃,讓仔仔興奮莫名。 不但可以放很多書出來,還可以讓他練習伸手拿高層的書, 很快就抓緊最喜歡的書。 拿著每晚都讀給他聽的”Goodnight Moon“ 一個適合小孩的書架可以吸引他們建立閱讀興趣。我很辛苦才買得到這個書是向外面的書架。書向外面的好處是小孩可以看見書的正面,讓他們的興趣大加。而且小孩能夠輕易自己拿和收拾書。相對正常大人用的書架,小孩看不見cover,而且很難自己拿。 其實這種書架在外國是非常容易買到的,不知道為何香港沒有地方賣。參觀Pre-school的時候看見他們用這種書架時,我都會問他們是從哪裡買的,全都說是訂造的。我只買一個,沒有公司理會我…… 最後在淘寶找到,而且包郵到香港。開心到我呢~ 看著仔仔大得這麼快,連書櫃都要跟著大,心情真是有點複雜。一方面很期待他的長大,另一方面卻又捨不得他大~

Gobbi Mobile

Gobbi Mobile

真可惜!之前手造Gobbi Mobile的時候忘了拍照,所以都沒有blog關於這個美麗的吊飾!Gobbi是一個漸進色的吊飾。之前的Munari和Octahedron吊飾都已經把嬰兒的視力都發展到可以看得出強烈的顏色對比。Gobbi的顏色是從深到淺,進一步發展嬰兒的視力。 這個吊飾很容易造,我買了5個波形“法寶”膠,途上不同深度的顏色上去。我會提議用primary color來造,因為紅,藍,黃,這三個顏色是嬰兒最先學會的顏色。我是看著這個blog來造的,無奈我不懂怎麼用冷線來造,而且很難找每一個顏色的毛線。最後用了acrylic paint來油。 很難油acrylic在膠上,所以不太好看…. 不過不影響效果 Gobbi是在嬰兒7-10週的時候用。仔仔剛好適合用。第一次讓仔仔看的時候,他興奮到極。這個mobile似乎深得他喜愛。個吊飾很輕,小小風吹都會吹動那些顏色波波,仔仔每次看都開心地動,眼睛也會追著搖動的波波去動。   希望這些美麗的吊飾幫仔仔發展視力感官之外,更可以增長他的美感~

在家蒙特梭利環境的重點-3-6個月

在家蒙特梭利環境的重點-3-6個月

環境絕對能幫助小孩的發展。參考著許多蒙特梭利的Baby Room,我、努力建立一個可以讓孩子安全地獨自玩而且有助於他多方面發展的房間。 以下幾點是一個蒙特梭利環境必有的~ 1. 鏡子 - 可以讓BB從小便認識自己。特別有助於Gross Motor Skill,因為嬰兒可以看著鏡子而認識自己的手腳是怎樣協調。嬰兒很多時候都會觀察鏡子裏的自己,從而學識手腳動作及面部表情。 2. 不同質感的地方-為了讓嬰兒的感官更發達,房子裏最好有多類質感讓他們爬。孩子的房間可考慮用棉布,膠地氈,羊毛氈。當孩子學會爬的時候就能把他放在木地板上。 3. 矮櫃-嬰兒eye level能看到的櫃子可以鼓勵他們自主地去拿櫃子上的玩具和工作。雖然孩子還未懂得爬,但可預先準備,好讓孩子適應。 4. 寫實照片-在房子裏貼上寫實照片,讓嬰兒認識各種事物。一開始讓嬰兒接觸寫實而不是卡通化的東西有助於他們認識世界真實的一面。 鏡子通常放在床墊的旁邊,讓孩子慢慢觀察。地上會有多種不同質感的地方讓他爬。 寫實照片會放在孩子的eye level。照片有分類!這次是水果~ 櫃子最低個格是孩子現在能用的用具。 這個房間還不是最理想的,隨著孩子的長大再慢慢修改。放出來的玩具和用具都會隨著年齡和孩子的需要再調教。 花點心思去提供一個適合的環境給孩子勝過花錢帶他到無數playgroup或是買一大堆昂貴的教材! Playful Chaos正開設「在家蒙特梭利」工作坊,讓大家能夠瞭解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Sensory Play怎能變成玩具呢?

Sensory Play怎能變成玩具呢?

幾個月前我很榮幸受到一個國際知名玩具品牌的邀請,參加了他們一個研發Sensory Play玩具的意見聚會。這個聚會主要是收集一些業界和母親對他們為Sensory Play而設計出的玩具design的意見。 我之所以被邀請是因為朋友看見我給仔仔玩許多Sensory Play。她不認識太多媽媽會做這麼多奇奇怪怪的“玩具”給小朋友,所以就邀請了我。當中被邀請的還有其他父母和Playgroup的老師。其中一位更是Occupation Therapist (職業治療員)。這次聚會實在是獲益良多,能夠被邀請讓我覺得滿自豪啊~? 先說說為何Sensory Play是如此重要吧~香港的怪獸家長們絕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關係,讓孩子們2歲便背上1000字,由1數到100,這些不正常的標準導致家長們遍重了Cognitive發展,但卻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發展。Sensory便是其中一種。 Sensory Play有助發展孩子的感官。感官發展最旺盛的時間便是0-6歲。若果0-6歲的小孩缺乏感官發展的話,便很有可能導致將來有學習障礙。譬如說,一個嬰兒每天都只睡在床上沒有任何感官刺激,到了1歲的時候父母帶她到Playgroup上堂,大半數都會整堂課大哭不停。這是因為小孩一直都沒有太多感官刺激,突然上課去課室便變成一個非常恐怖的空間。 香港整個社會都比較少Sensory Play,最近開的幾家Playgroup才剛剛開始添多了Sensory Play的原素。因此我決定自己在家裡做不同的“玩具”和Activity來讓仔仔發展Sensory。大家可以在這裡看到其中幾種Sensory Play。 那個國際知名玩具品牌因為發現有些家長開始注重Sensory Play,所以就嘗試研發新的Sensory Play Toys。到了聚會時,有很多玩具的設計圖貼在牆上,讓我看得非常興奮。一邊看設計圖一邊聽著設計師的講解。很明顯,設計師們全都是Product Design畢業,沒有早期教育的知識,所以公司特意安排了這個聚會來讓她們跟一些家長和早期教育導師交流一下,好讓她們知道設計出來的玩具要有什麼用途。難怪大部份玩具都沒有太多教育意義啦~ 設計師是以美學和會否sell到給大人為設計目標。就算她們想加入教學原素也很難,因為她們不是expert。當家長和導師們發表意見時,發現大家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大家都很少買玩具,做Sensory Play也絕不會用玩具而是用一些日常用品或是特殊人士用的教具。 For example,以下是一些仔仔在Bebegarten做Sensory Play的Activity。實在不是玩具能夠代替的玩法。 碎紙Play不是玩具。   Water Play不是玩具。   […]

漂亮的蒙特梭利書籍

漂亮的蒙特梭利書籍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若果有最少3個感官同時受到刺激的話是最能幫助小孩吸受,並學以致用。Montessori其中一個學習寫字的方法也是一樣。學習寫字時,一般用眼睛去看(視覺),用耳朵去聽(聽覺),Montessori加入了sand paper方法來增加孩子用手指頭去感覺字的型態(觸覺)。這個Sand paper方法很好,讓孩子多一個感官來體驗寫字會幫助孩子腦部把讀寫能力連起來。這個方法甚至幫了很多有讀寫障礙的小孩學習。 在我尋覓sand paper letters的時候,偶而讓我看見這幾本Montessori inspired的書。 Montessori Work系列~ 最先看到的是Letter Work,英文字母那本。字體是用沙紙的料來做。一看到便愛上,就在Amazon買下了,然後拜託美國的朋友幫我帶回來。打開Letter Work時,很驚喜!書做得漂亮,沙紙部分也做得精細,有沙紙感覺卻不會有沙掉出來。書本是以筆畫來排列英文字母。這樣讓人有些不習慣,不過習慣了就明白為何要順筆畫來排。瞭解了筆畫可以更容易學會寫字的方法。 第一頁是英文字母的筆畫summary~   順著筆畫來排列字母。   還有讀音的拼音來教如何發音。 見到Letter Work如此美麗,我決定搜羅這系列的另外兩本書,分別是Number Work和Shape Work。找了香港各大書店後,我終於在Page One找到。每本都只有一本庫存,而且我還要特別訂Shape Work,等了2星期才有貨~Number Work同樣是用Sand Paper的效果來教數字。第一頁會有數量的問題,後面的那頁是答案。這個設計有點奇怪,不過慣了也沒什麼問題。   “3”字是用Sand paper效果。 最後一頁是Montessori的Number […]

為何變成了Stokke的粉絲??

為何變成了Stokke的粉絲??

買BB車就猶如買汽車。歐州牌子紮實材料好,BB相對地坐得舒服,但車身笨重而且比較貴。相反,日本牌子輕巧機能高,價錢好,但材料麻麻,BB坐得麻麻地舒服。 當初做research買BB車給仔仔的時候開始認識Stokke這個挪威牌子。Stokke的車被譽為BB車裡的Rolls Royce. 頂級舒服,頂級避震,頂級價錢。Stokke的selling point是車身極高,可以拉近BB與爸媽的關係。所有材料都很好而且是荷蘭做,絕對有品質保證。當然價錢也是頂級高…最便宜是在淘寶用代購,直接從德國運過來。時間要2個多月,但價錢比香港的店便宜30-40%。聽起來,真是perfect。但Stokke的車子有個問題… 就是太難開和収車!有爸爸幫手的話還好,但只有媽媽的話,拿著Stokke就如開著坦克車。我經常單獨帶仔仔去街,實在不能這麼不方便,所以我放棄了買Stokke,買了made in Italy的Peg Perego。不像日本的Combi可以單手開和収車般方便,但也算是歐洲牌子裡比較方便的一架BB車。 用了Peg Perego兩個多月,我開始明白為何Stokke的賣點是車身高。原本以為那十多cm的分別不大,但當我帶仔仔出街一起吃飯便發現那個距離是必須要拉近。仔仔還未能自己坐high chair, 所以在餐廳裡吃飯的時候,他都要留在BB車裡。可是因為Peg Perego不夠高,每次吃飯的時候他都躲在抬低下。一起用餐是親子關係裡很關鍵的時間,我不想讓仔仔被孤立在抬低下!為了這個原因,我決定辛苦一點開著坦克車也要讓仔仔升高成為我們一份子! 高度剛剛好~推著車也可以跟仔仔談話! 不用彎身便能跟仔仔說話,看他開心到呢~~ 有時候大人會為了方便自己而忘記了從小孩的角度去想。如果是對小孩有益處的話,不便一點又何妨呢~看著仔仔開開心心地坐在Stokke上與我們一起周圍去,辛苦一點開這架坦克車也是值得。 除了Stokke的車子,我還買了Stokke的high chair。這個我打從懷孕便已經決定要用的。我很喜歡這個鼓勵小孩自己爬上凳的concept。訓練小孩獨立地吃飯能有助於他們的自理能力,所以一張鼓勵他們自己坐在餐抬跟家人一起用餐的凳子是非常重要。Stokke的high chair一點都不方便大人…. 重得來沒有輪子推來推去,又不能夠把椅背躺下來當睡床。但我就是喜歡她從小孩角度去想而不是從大人的方便性來design. 仔仔每次坐上去就乖乖地跟我們一起用餐~ 通常用餐的時候,仔仔都靜靜地坐在我旁邊。這樣可以讓他學習我們的吃飯禮儀。 說到這裡,應該都買完Stokke的東西了吧~ 還未!我還買了Stokke的床。其實我原本是想跟Montessori一樣用地上床墊。想知道理由,可以到這裡看看。正如我所料,仔仔已經發生了危機1…腳都卡在“安全圍欄”的空位!可以說是Stokke的床不好嗎?也不能這樣說,只好說BB床有一定危險性。既然我不喜歡BB床的概念,又為何買了張Stokke呢?首先我受不了外來壓力,每個人都吵著不能讓BB睡在地上。我知道…BB還小的話是不應該,最少等到3個月才可以。(我原本的構思也是這樣做,但沒人聽進去…) 就這樣被周邊的人嚷著,我就買了一個至少我覺得可以滿足大家要求的Stokke床。這張床用的是上等木,收到的時候一點味道都沒有!設計是用橢圓形,讓BB睡在裡邊的時候可以觀摩周邊的東西而不受阻礙。隨著BB的大小可以改變size。最小的形態非常好用,小小的橢圓形包圍著剛出生的仔仔,讓他睡得很有安全感。可惜是仔仔的腿太長,我們用了兩星期就要把床變大….. 只用了兩個星期的version~   變大啦!仔仔看起來小多了~ 既然用了頂級牌子的床,我是不是會打消地上床墊的念頭?不是! […]

在家蒙特梭利,Bell Cylinder練小肌肉

在家蒙特梭利,Bell Cylinder練小肌肉

孩子三個月大啦!現在的他學任何事都非常快!要好好抓緊這個培養他成長的時期!趁著孩子的手還有反射性地抓著手裡得東西時,我不斷給他拿不同的東西,讓他繼續小肌肉發展。 看著他拿的東西從小小的Bell rattle然後到大一點的Grasping Beads, 我看他的小肌肉是滿夠力的,所以讓他試用Bell Cylinder,想不到他一拿著就不放。 小小的Bell rattle 大一點點的Grasping Beads 再大一點的Bell Cylinder Bell Cylinder的呎寸很適合三個月大的孩子。他的手拿著剛剛好,而且重量又不是很重,他可以揮動自如。卻又不會像膠玩具般輕到讓他一掉就掉開。  

培養閱讀習慣的第一步

培養閱讀習慣的第一步

培養小孩喜歡看書是不能缺少。很多知識都是從書本上學,如果小孩有閱讀的習慣,將來喜歡學習的機會也大一點。培養閱讀習慣的第一步便是小心挑選書本和付出時間。 我很小心挑選給仔仔看的書。每本圖書要符合以下幾點我才會給他看~ 1. 插圖要富有美感,最好不是那種用電腦畫出來的。這個直接影響仔仔的審美觀。讓他從小看不同畫畫風格的圖書可以增加美術細胞。(修讀art的我更是特別注意這點~) 2. 故事內容要有意義,清晰明確。 3. 書本的質地要耐用。選擇硬皮是最好的。現在有很多用布造的嬰兒書非常耐用,但我個人比較喜歡用接近真正書本的料。這樣可以訓練仔仔將來要小心處理每一本書。 4. 不論是甚麼語言都要用正確的詞語和文法。 仔仔5週大的時候我便開始讀書給他聽,拿著圖書給他看。(將來他夠力自己拿著來看,就當然要他自己拿著看。)我盡量每晚都讀書給他聽。有時候他睡著了就沒辦法。 到現在為止,仔仔最喜歡的是這三本書~ “小黃點” (Press Here) by Herve Tullet - 這本書是法國作者被譯成各種語言。我買了中文版,跟仔仔看完後決定要連英語版也買。這本書實在是太好了!!誰想到簡單的dot dot插圖可以這樣神奇!基本上這是一本平面的互動書本。利用簡單的畫工加上豐富的思想構成一本猶如iPad apps的書!這是現當代非常需要的一本圖書!告訴這個世代的小孩,並不是只有電子書或是apps才能互動! 基本上”小黃點“的主角是”你“。讀者跟書本裡的小黃點互動著,按下變多,拍下變大,小黃點會不斷起變化。仔仔雖然還小不懂得自己玩,但我跟他一起看這本書時,他簡直是樂反了。眼睛不斷地動,有時候驚訝,有時候大笑。如此小小的他都體驗到這本書的奇妙。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