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的熱誠繼續燃燒,培養熱愛學習的孩子

讓孩子的熱誠繼續燃燒,培養熱愛學習的孩子

如何培養熱愛學習的孩子?   首先想分享一個故事。這是我與一位爸爸交換教仔心得時聽到的故事。這位爸爸在投資銀行做高層,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相信很多父母也希望孩子努力學習,將來就是有份如此好工。這位爸爸跟我說,寄求職信給他公司的畢業生,很多都擁有超凡成績,隨手拿起一個都是straight  A或是distinction。他經常interview這些優才生,每個都以為自己會憑著優秀成績被取録,誰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 有一次他interview一位19歲便已經碩士畢業的青年,他問這位青年:「為什麼我要聘請你?」 「我19歲就已經碩士畢業,證明我有實力」青年答道。 他放下青年的履歷,笑著對青年說: 「我年中見不少18歲前碩士畢業的人,成績也比你優秀。你可以告訴我你有其他特別之處嗎?」 青年呆住了。青年沒有想過會有比自己厲害的履歷,被人問他有沒有其他特別之處,他想不出來。最後,這位爸爸聘請了另一位成績不是特別超凡,但卻有著個人技倆的青年,所謂的個人技倆是花式溜冰。 我問這位爸爸為何選擇會花式溜冰的人都不要成績超凡的青年們。他回答: 「一個人只會讀書卻不會任何讀書以外的事,在職場上不會有好表現。甚至連試用期都過不到,因為這個人連培養自己興趣的耐性都沒有,做一份工會容易因為小事就辭職。很多人都會有一列的「興趣」在履歷表上,但真正擁有熱誠去做一件事的人卻少之又少。花式溜冰那位青年因為熱沖於自己興趣而沒有因為這個興趣對將來沒什麼特別用處而放棄。說真的,做投資銀行懂花式溜冰真的沒什麼特別用處,不過我們正是要一些不是活在框框裡的人。」 我企圖反駁他說:「你是因為自己已經爬到高層位置才能輕鬆這樣說吧。你自己最初不是因為成績好才能進去大公司嗎?”」 這位爸爸大笑著回答:「我從小就不會讀書。成績不算最差一個,但最多是中等程度。最諷刺的是我中學的同學考全班第一,最終跟我上了同一家大學,讓他極度不忿氣。後來又在同一家投資銀行相遇,他做不到半年就被炒,我就幸運地做到十年多。成績不代表一切,所以我不會要求自己的孩子考第一。只要自己盡力做好每件事,對事有熱誠。真心喜歡學習,就算考不到第一也沒問題,但被逼著學習才能考第一的人,才是最可悲。」聽完這個故事,大家都應該明白現代社會已經不能單靠學業成績,而是要對事與人有熱誠。一個人連熱誠都沒有的話,成績再好也不能在社會上有好表現。之前的文章有提及過我很喜歡的教育學家Ken Robinson,他這段影片也讓我獲益良多。說的正是社會不再只看成績,而是注重個人特質。譬如個人藝術發展是必須的,當代父母往往只注重學業而忽略藝術對一個人的創造力有莫大影響。孩子不會坐定定聽書就被冠以ADHD(過度活躍症)是落後的思想。孩子對學習以外的事物有熱誠的話,就立刻被人用冷水潑熄,這樣下去社會上不會有人才。   我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一顆熱誠的心,不需要特別培育也有自己的特質。只要有足夠的發揮空間和不被速縛,人就可以培育自己的性格出來。 以培育個人特質與快樂教學為大前提,我努力尋找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讀兒童學前教育文憑時,讓我有機會簡單瞭解各種教學方法。其中有七田真的Flash Card,Waldorf,Reggio Emilio,英國Playright,傳統教師主導教學,以及Montessori。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我之所以特別留意蒙特梭利教學是因為她的教學理念符合了自己要求。相信這套教學理念可以培育孩子對學習的熱誠的同時也能夠給予他們正確的學習態度。其中蒙特梭利教學很符合個人要求是混齡的制度。傳統學校都把孩子們以年齡界別他們的知識程度。其實歲數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智商程度。而且出來社會做事的時候,誰會幫你用年齡來分類?最終我們還不是要與不同年齡的人去共事?所以我認為混齡班別是蒙特梭利其中最大的魅力之一。 可是蒙特梭利並不是主流,許多人都擔心孩子接受了蒙特梭利教育就不能適應傳統教學。我老公也是其中一位。當我和他商量是否應該讓仔仔讀蒙特梭利學校時,他表示了懷疑態度,因為他不能夠充分了解蒙特梭利的好處,同時也產生了相同的疑問就是孩子能否再適應傳統教學?我解釋如果蒙特梭利教學是培育一個人抱持對學習的熱誠的話,將來孩子就會對學習有熱誠,只要他對自己的喜好有熱誠,他到哪裡都不會有問題。老公聽完還是半知半解,直到他讀了這篇文章和看了這段影片。他明白了我說的熱誠指的是什麼,之後就贊同讓孩子去蒙特梭利學校的方案。   其實每個孩子天生就對所有事物抱持熱誠,只要我們不用冷水去潑熄這團火,孩子會抱持這棵熱誠到永遠。讓孩子的熱誠繼續燃燒吧! 【線上課程】 📖 Playful Chaos「在家蒙特梭利」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當中也包含了正向教養的介紹和應用方式!免費試聽及詳情請按這裡 😴 Playful Chaos「嬰幼兒健康睡眠學習」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以正向教養為基礎,協助嬰幼兒建立健康睡眠。免費試聽及詳情,請按這裡 […]

玩樂學習 – Play Value值多少?剩餘物資變教具

玩樂學習 – Play Value值多少?剩餘物資變教具

我沒有認真計算養孩子是否需要400萬,但我很清楚慳得一蚊得一蚊。養孩子的開支絕不能小看,所以我會儘量保留金錢在不能避免的東西上,如學費,看醫生等等。若談到玩具的話,我認為與其買一大堆玩具,不如瞭解哪些是真正的早教教材更重要。再昂貴的玩具,若沒有任何教育意義也是消遣品,可有可無。對於0-12個月的孩子來說,合適的啟蒙遊戲和早教教材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們不妨投資一些金錢在書本上,增加自己的知識,學習如何與孩子從遊戲中學習。很多家長問我是否需要買一整套教材在家裡,我的建議都會是,不如先學習何謂Play Value,再考慮是否需要昂貴的早教教材。 到底Play Value是什麼? Play Value是我讀兒童早教文憑時學的。每一樣玩具或是遊戲都有自己的價值。價值不是金錢價值而是玩具本身有多少教育意義的價值。與其用幾百元買一個電動出聲的玩具,其實一個空水樽會好玩得多。大家有所不知的是,一個普通的膠水樽的Play Value(遊戲價值)已經比許多電動玩具高多。 舉個例子: 大家想想以下玩具的Play Value 值多少? 孩子可以練習小肌肉去玩按鈕和方向盤。會發出聲音和閃燈,單向性的刺激感官。 Imaginary Play,方向盤讓孩子幻想自己在開車。 孩子可以學數目字,但完全不會知道數目是代表什麼(因為玩具只會發出聲音) 色彩繽紛去吸引孩子,但沒有實質用途。 一個水樽的Play Value 值多少? 假設水樽是空的,孩子可以運用小肌肉去探索水樽,譬如榨,敲,各自會讓水樽發出不同聲音。 打開樽蓋讓孩子學習配對,練習手眼協調。 差不多18個月大的孩子可以學習扭開樽蓋,練習小肌肉和手眼協調,學會解決問題。 放水進去水樽,孩子可以看見水的變化。倒來倒去會發現水會流,練習眼球跟著轉動。 有水的時候可以搖出不同聲音,刺激聽覺。 透過水樽去看事物會有不同視覺效果,刺激視覺。 加入不同份量的水,水樽的重量會隨著更改,認知重量的變化。 加入不同的東西進去水樽可以製造不同的“樂器”,例如米,豆,鈕扣,任何東西放得進去都可以嘗放進去來發出不同聲音。 一個玩具越多玩法,越能夠刺激多種感官就越有Play Value。我隨便數數,一個水樽明顯多Play Value過一個大品牌的玩具。我會不會浪費幾百元在這些玩具上?作為精明消費者,我不會。 […]

從小開始工作~ 手作蒙特梭利吊飾 Montessori Mobiles

從小開始工作~ 手作蒙特梭利吊飾 Montessori Mobiles

左起:Munari, Octahedron, Dancer, Gobbi 蒙特梭利教學裡用「工作」來形容孩子的玩樂活動,因為玩樂就是孩子的天職。Learn through play就是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孩子滿月的時候,我就讓他做第一份「工作」! Munari Mobile 之前手造的Munari Mobile是時候大派用場了!選擇了用Munari Mobile作為孩子的第一份工作是有幾個原因的。 這是蒙特梭利教學裡第一個Visual Mobile。 黑白的對比可以刺激BB的眼部發展。 Munari的動態與寧靜可以提供剛好的環境來刺激嬰兒的神經。 可以建立集中力。 微微地動的Munari可以建立眼的追蹤能力。 首先要瞭解蒙特梭利吊飾的設置方法。環境對BB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提供正確的環境可以讓嬰兒在沒有大人的環境裡也能自己學習。我在IKEA買了一個床墊放在地上讓孩子玩,睡覺的時候便回到自己的床,好讓他分辯玩跟睡覺的地方是不同。床墊放在地上是最安全,就算嬰兒動來動去也不怕受傷。把Munari Mobile掛在嬰兒的上方。吊飾一定要動,最好有微風吹動著,如果定格了便會導致嬰兒內斜視。 第一次讓孩子看Munari Mobile的時候,他用了5分鐘左右才發覺有東西在動。看了大概2分鐘左右便開始哭。第二次看的時候,他大概看了8分鐘。第三次看的時候增加到15分鐘左右。看得出孩子的集中力慢慢增加著。 為了看看Munari是否比普通吊飾有用,我自己躺了在床墊上,以孩子的角度去看看他所看到的東西。 Munari有強烈的黑白對比。本身輕的關係會隨風擺動,形態千變萬化。有著幾何學的原理,讓BB預先體會形狀與線條。 看看這個普通的吊飾~沒有強烈的顏色對比,不開動旋轉的話個吊飾會重得不能自己擺動。沒有讓嬰兒學習的目的,看著小熊的屁股又有何用呢? Octahedron Mobile 當孩子兩個月大時,就改成用Octahedron Mobile!看完了黑白色的Munari Mobile, […]

Sound Tray 有助聽力發展

Sound Tray 有助聽力發展

小孩對各種聲音都很敏感。有些聲音會很喜歡,有些聲音一聽到就哭。在這方面,我的孩子似乎跟其他嬰兒有些分別。很多人說嬰兒哭的時候,只要聽風筒聲就會停止哭,但對我家孩子卻沒甚麼效用。有些人說嬰兒聽到剃頭髮的剪髮機的聲音會大哭,孩子卻沒有特別大反應。每個人的聽覺都天生不同。為了讓孩子們的聽覺變得敏銳點,我們可以特別準備一個Sound Tray。 Sound Tray裡的東西全都會發出聲音。有些是一樣的聲音,卻有著不同的大小聲。譬如有三個不同呎寸的鈴鐺,發出的聲音也有大小聲的分別。還有一個是打擊樂器,會發出“啪啪”聲。另外,我還做了兩個“chacha”。循環使用一些瓶子,放進黑豆和米就做了兩個能夠發出不同“chacha”聲的。這個特別好用因為外表是完全一樣,但搖的時候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讓孩子明白到他要分辨的是聲音,不只是形態。日後還可以用這些”chacha”做不同的活動。   另外我還準備了一個Sound Tray放著一樣外表的樽子,但裡面的東西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樣可以讓孩子集中在聽覺上而不是視覺。 外表平平無奇,但搖動起來會各有不同聲音。   裡面有paper clip,白米~   還有黑豆,紐子,鈴鐺~ 這個活動非常容易準備,而且不費錢。只是集合一些家裏的日常用品就可以了。讓孩子聽一下每個樽子發出不同的聲音,然後讓他自己探索。 Playful Chaos正開設「在家蒙特梭利」工作坊,讓大家能夠瞭解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