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加~24種家裡玩得開心的玩法

追加~24種家裡玩得開心的玩法

寶寶每一天裡有7成以上的時間都留在家裡,到底可以跟寶寶做什麼呢?其實寶寶不一定要上學或參加Playgroup才能學習,在家裡也是能高提供許多早教遊戲,讓他們能夠從玩樂中學習。有些父母或者要上班而沒有太多時間陪寶寶在家裡玩,但有很多早教遊戲是能讓獨自玩的,只需要有人在附近確保安全就可以了。 來讓我們介紹24種家裡玩得開心的早教遊戲吧! (上至下,左至右) 入牙籤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集中力) 顏色圓點帖紙matching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集中力,顏色知識) 顏色水噴畫(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感官刺激,因果效應) 紙盒搭搭(鍛鍊手眼協調,平衡力,集中力) 動物腳印畫,或者用不同的玩具都可以(鍛鍊手眼協調,美感,顏色知識)按這裡可看視頻 飄動絲帶盒,有風扇的話就吹著玩(感官刺激) 波子,用手或腳去抓(鍛鍊手腳眼協調,集中力,小肌肉) 自製條飛機和豆袋(鍛鍊大肌肉,跟從指令遊戲) 幫忙做家務(提升自理能力,責任感,手眼協調) 用吸管和針筒把顏色水溝方糖(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感官刺激,集中力,因果效應)按這裡可看視頻 紅綠豆樂(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集中力,感官刺激) 水氣球,讓孩子自己入水和放水會很好玩(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感官刺激,因果效應) 撕紙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集中力,感官刺激) 多類型敲擊樂 (鍛鍊手眼協調,節奏感,感官刺激,因果效應) 影子Tracing畫,把不同的物件放在紙上trace出影子 (鍛鍊手眼協調,集中力) 沙,在家裡最好用kinetic sand之類的沙,容易清理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感官刺激,創作力 水珠 water beads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感官刺激) 乾通粉,螺絲粉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集中力,感官刺激) 乾米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集中力,感官刺激) 彩色泡泡樂 (顏色知識,感官刺激)按這裡可看視頻 […]

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 Positive Discipline

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 Positive Discipline

慶幸自己一早認識正向管教 – Positive Discipline   由於我一直採取尊重孩子的態度,所以每當哥哥覺得不受尊重時就會倍感失落。若果他太累的話,就會完全失控,發瘋似地大哭或是啪打物件。哥哥甚至不會為我留任何面子,試過在公眾場所『失控』。簡直是挑戰一向採取Positivie Discipline 的我,猶如要挑撥我到發火為止。自問不是聖人的我,看著哥哥公然發脾氣,讓我有時候都沉不住氣。當然,每當我發火,就只是火上加油。 認為哥哥的語言表達能力上升了,所以我會在哥哥發脾氣時跟他理論。我感覺自己要樹立媽媽的形象的話,就算是不用罵也要說教。我儘量不發火,用言語去跟他理論….. 這是錯誤的….. 三歲孩子失控時,會因為太激動而說不到話也聽不到話,變成蠻不講理的狀態。我就算沉住氣與他理論也是徒然。哥哥嘗試了三次超級失控狀態,每次我跟他理論,他也無法平撫心情。說得越多,他就越激動。其實他需要的是一個擁抱。溫柔勝過一切,一個長長的擁抱讓十多分鐘都無法安撫的情緒,安靜下來了。 一個擁抱有無數的益處,譬如: 擁抱能夠讓孩子增加安全感,增加對父母的信任. 擁抱能夠安撫孩子的不安,憤怒和寂寞。 擁抱能夠讓孩子增加自信。 擁抱能夠讓肌肉放鬆,降低緊張感。 擁抱能夠讓父母與孩子有互相交流的關係,是一種尊重的表現。 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孩子發脾氣不聽話不單止,還要父母認低威去給他一個擁抱?沒事吧你?起初我也是誓不低頭,認為就算尊重也要有限度。他失控發脾氣的時候,把我氣得臉紅耳赤的時候,還要我去給他一個溫柔擁抱?可當我代入孩子的角色時,回想自己非常激動傷心的時候,無論枕邊人(對,老公麻煩你看看這段重要提示)如何勸我哄我也無效。我需要的是肌膚之親,一個深情擁抱才能把失控的情緒平靜下來。 用溫柔的擁抱去讓失控的孩子平靜下來並不代表父母失去了威嚴,而是讓孩子明白擁抱勝過無謂的爭吵。擁抱成為了我的最強武器。每次看見孩子差不多要失控想發脾氣時,我都給他們一個深情擁抱。告訴他們,發脾氣會讓自己傷心,會讓媽媽傷心。我們不想傷心所以不會發脾氣。十次有九次成功! 這時我才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Playful Chaos「在家蒙特梭利」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相關文章 如何讓Terrible Twos不太Terrible?- http://bit.ly/2mEGKb2 幫助失控的孩子去認識情緒的名字 – http://bit.ly/2ACjGDh

蒙特梭利教學裡的「美妙混齡 」

蒙特梭利教學裡的「美妙混齡 」

曾經有一位幼兒教育博士說:若論幼兒教育的話,相信沒有任何教學理念會勝過蒙特梭利教學。 蒙特梭利教學除了獨特的理念和教材之外,更採用了少之又少的混齡教育。混齡教育(mixed age)是把不同年齡的孩子安排在同一班裡。孩子們分別有一至三年的差別,年少的孩子可以模範年長的孩子。年長的孩子會學習領導和照顧年少的孩子。若果一間學校只採用了蒙特梭利的教學理念或是教材,而沒有實行混齡教育的話都是只有表面而沒有精髓。 蒙特梭利把三至六歲(也就是香港的K1-K3)的孩子歸為一班稱為Casa。我家哥哥在過去一年上了蒙特梭利學校,但因為年紀還小所以他上的是Casa之前的準備班。因此他還未真正體會到混齡教學。暑假時我幫哥哥報讀學校的暑期班,每一班都是三至六歲的關係,哥哥在九月開學前便有機會體會一下混齡教學。他上的是國語下午班,所以每一班都不多人。班上只有三位五歲的男孩和一位3歲的女孩。無論學校,教師,同學,對哥哥來說都是陌生的。當初我很擔心他會害怕不肯自己上課。誰知道他一踏進教室,見到教室的佈置和教具都似曾相識,而且見到很多開開心心走進去上課的大男孩,頓時讓他放下戒心。 第一天上完暑期班時,我等待著哥哥放學出來。到底他會高興地下堂還是哭著走出來呢?很慶幸,他用非常燦爛的笑容下課,一見到我就走向我懷抱,高興地告訴我他上學有多開心。而且他還認識了幾位新朋友。跟著比自己大的男孩們,哥哥真的是獲益良多。 自信心培增 哥哥平時都會跟年齡比自己大的表哥表姐玩,但很多時都被欺負。不知道是因為哥哥天性比較純良,所以很多時都不懂得反擊,還是比他大的孩子都不懂得與年紀小的相處。通常都會出現「大瑕細」或是年紀大的不肯與年紀小的孩子玩的情況。任何人有過被人欺負的經驗都會變得有點膽怯,所以哥哥對著比自己高大的人都會有點點膽怯。可是當他去暑期班與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上課,他的社交能力突飛猛進。與每位五歲的男孩都相處融合。其中是因為那些大男孩們都習慣了蒙特梭利教學,接受混齡教育不會欺凌幼小,反而很懂得看護比自己小的孩子。因此哥哥對著比自己大的孩子重新拾回信心。 語言能而力突飛猛進 孩子的吸收能力實在不容忽視,短短兩星期哥哥增加了很多詞語及形容詞。句子也變得更流暢,而且很喜歡發表意見。當我問他是從哪裡學到新的詞語,他都會說是他暑期班的大男孩教的。 愛護妹妹指數上升 可能是在暑期班裡受到大男孩們的照顧、哥哥突然爆發他的看護本領。經常拖著妹妹的手,教她做這個做那個。還指導媽媽不要用重語氣去跟妹妹說話,說妹妹會不開心…..。看見哥哥多了使命感實在是很不錯的收穫。 短短兩星期的暑期班便讓哥哥成長了許多。被人認為是異類的混齡教學,其實是把最真實的人類社交學問教授給孩子們。無論任何人問我喜歡蒙特梭利教學哪一點的話,答案都一定是「美妙混齡」! Playful Chaos正開設「在家蒙特梭利」工作坊,讓大家能夠瞭解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相關文章 混齡教育會演變成欺凌嗎?- http://bit.ly/2QZSEzc 蒙特梭利教學vs傳統教學 - http://bit.ly/2R9nFwZ

如何挑選適合子女的學校?

如何挑選適合子女的學校?

作為父母都會很關注孩子上什麼學校。每位家長為了讓孩子進一家好學校而用心良苦,勞心勞力,奔波勞碌。我開始寫blog以來一直都收到各種家長的私訊,問我哪一家學校好。當我與不同的父母談話後,我開始發現每位家長對『好學校』的定義都不同。到底何謂好學校呢?眾所週知的名校?會考成績出類拔萃的學校? 一條龍學校?師資高的學校?最多好口碑的學校?校舍最大最新的學校?『好』實在很難有標準,而且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每家學校的基本資料,其實可以輕易在網上找到。可是單憑一些數字和基本介紹很難讓家長知道學校的真正一面,所以我想提供幾個方法來幫助家長們去判斷一間學校是否適合子女,至於好與否就見仁見智了。   夫妻要得到共識 毫無頭緖地找學校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若果你是一位苦惱著怎麼選擇學校的家長,建議你與另一半坐下來,拿出一張紙把你們對學校的要求全都寫下來。把你們注重的教學方針綜合起來並寫上排序。這是你和另一半得到共識的重要時刻。對於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都各持己見。若果父母得不到共識,最終辛苦的是孩子。 留意身邊孩子的表現 無論一家學校有多優秀的成績或是口碑,我都覺得學生的表現才是最實際。個人認為品德培育比成績還要重要,所以我會在街上留意不同年齡的孩子們的表現。若果他們穿著校服就立刻可以知道該學校培育出來的孩子是否符合我的理念。當然,不能靠幾個學生就一概而論,但我覺得可以有個概念。Tips:選擇在放學時間去你心儀的學校附近的遊樂場,通常都會看見某幾家學校的學生聚集一起玩。只要細心觀察便可以瞭解更多。 參觀學校 學校開放日是瞭解學校的一個好方法,但我個人認為開放日似一場Show,因為是開放式所以學校不能夠把最真正的一面流露出來。而且開放日太多人,所以不能夠好好觀察學校及教師們。我通常會聯絡學校安排在平日有課堂上的時候參觀學校。大部分幼稚園都可以安排,不需要等到開放日。在教師和孩子上課時參觀更能夠瞭解。 那麼參觀學校要留意什麼呢? 以下幾點是我會特別留意的: 每班有幾多個小孩,與老師的比例是否合理。 學校環境是為孩子設計還是方便大人。 教材是否與教學理念相符。 教師對待孩子的態度。譬如老師會不會跪下與孩子有眼神交流。 教師對早教的認知是否適當。譬如老師發問時是否用開放式的問題。 孩子們在學校的表現是上進型還是被動型。 參加Playgroup 如果心儀的學校有Playgroup,盡量帶孩子去參加。這是理解學校的教學方式的最直接方法。 結識有孩子就讀的家長 如果有朋友或是搭上搭的朋友,盡量去結識已經有孩子就讀於心儀學校的家長。多認識不同的家長們可以幫助了解是否有相同教學理念的家長選擇了心儀的學校。若果家長的教學理念一致的話,可以讓你對該學校更有信心。請大家記得,帶孩子上學猶如要建立一個新的社群。你會有大部分時間都與同班同學的家長打交道。能夠與一班相同教學理念以及價值觀的家長一起的話,孩子的上學生涯也會好過點。 網上評價不能盡信 網上論壇確是互相交流的好方法,但網上的信息及評價真的不能盡信,最多只能當作參考。評價裡到底誰是誰非,實在很難分辨。有些人連去都未去過間學校就加以評價,我覺得實在不太公平。若果想真正了解學校,還是親自出馬會比較好。 每個家長都有尋找適合自己子女的學校的方法。我提出的幾點純碎是個人分享,希望能幫助一些不知從何入手的家長們,當然是不能一概而論啦。其實大家都只不過是想幫助子女愉快學習,當中沒有對或錯。 相關文章 兒童的成長~幼稚園生和小學生的分別 Montessori,Waldorf & Reggio的教學特色 蒙特梭利教學vs傳統教學

讓孩子學會分享,互相尊重才是最好的分享

讓孩子學會分享,互相尊重才是最好的分享

這麼喜愛妹妹的哥哥也有不願意分享的一刻,我選擇尊重他的決定。 每次有孩子在爭玩具的時候,一定會聽到父母或照顧人不斷說:『分享啦。Share! Share!』然後要求孩子放開手上的玩具,讓給另外一位孩子。肯放開手上玩具就被人稱讚,不肯放開的話就被大人說不乖。看見此情景的我會覺得莫名奇妙,孩子玩得好好的,為何有人過來爭就要放棄?這麼早就教他們放棄自己的權利,豈不是鼓勵他們長大後放棄捍衛自己的權利嗎? 試想想自己食一個漢堡包食到一半時有人走過來要求你分享,你會甘願立刻把放進口裡的包拿一半給人嗎?我自己就不太願意啦。孩子的玩具也是同樣道理。孩子如果是自主要讓給人,就當然會開心孩子如此懂事。但如果孩子選擇不讓,我絕對不會要求他放開自己還在玩的玩具。(若果玩具離開了手,就不同說法) 若果兩個孩子是差不多年齡就會容易點跟他們講道理。譬如告訴他們誰先開始玩就可以玩完才讓出手裡玩具。教孩子什麼是先後次序,排隊,耐心等待之類的交際方法。3歲多的哥哥很懂得尊重別人,所以從小到大他都很少會搶人家手上的東西。可是…… 最近哥哥不肯分享玩具給妹妹。本來很懂得尊重人的哥哥,完全不尊重妹妹,經常搶走妹妹手中的東西,妹妹經常因此大哭。這讓我困擾了一段時間。眼見他們的關係越來越有問題,我就用了一段時間去觀察他們,終於讓我找出問題的源頭!那就是周邊的人要求哥哥『大讓細』。這是很多大人會犯的毛病,認為年紀大的孩子明白事理,所以要忍讓一下不懂事的小孩子。哥哥雖然很喜歡妹妹,但一面倒要求他忍讓妹妹讓他心裡不舒服。妹妹搶走他的玩具時,其他人都叫他讓妹妹,如果每次都要求哥哥立刻讓出玩具,哥哥會覺得不被尊重。而且會有樣學樣,每次都要求妹妹「分享」,順理成章地搶走妹妹手裡的東西。 見到此現象,我很尊重地對哥哥說:『你不用立刻把自己手裡的玩具給妹妹。不過妹妹會等哥哥準備好才分享給她玩。哥哥準備好的時候,請你把手上的玩具給妹妹。』哥哥通常玩多1-2分鐘就把手裡的玩具分享給妹妹。哥哥已經3歲,所以他很明白事理,只要表現出媽媽明白他的困難,他就很樂意去配合。同時要告訴所有幫忙照顧哥哥和妹妹的人,不要再要求哥哥『大讓細』。麻煩的是妹妹….. 她只是14個月大,聽不明白我講的道理。很多時候要求她放手,她就會大哭….  每次要求她停止拿走哥哥的玩具時,我就會抱著她在她耳邊輕輕的說:『請你等待哥哥用完再給你,謝謝你的理解。』大家都會以為我是對牛彈琴吧。一個14個月大的孩子,哪懂得你說什麼謝謝。這樣想就大錯特錯!孩子的理解能力遠超過我們想像。妹妹雖然不是非常懂事,但每次我跟她道謝,她都會回報一個滿足的笑容。而且她越來越明白不能拿走哥哥手上的東西了。要孩子懂,就需有無比耐性和溫柔! 其實尊重孩子的話,孩子就會比任何人都樂意分享。強制要求一個人「分享」,只是自欺欺人。所以如果你見到我告訴孩子不用立刻分享,並不是我沒家教,而是我想培養孩子懂得尊重別人而用的教法。讓孩子們真心地分享吧。 ⭐️Playful Chaos「在家蒙特梭利」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相關文章 處理孩子之間的爭執,不需要無意義的「對不起」- http://bit.ly/2Pj4Je5 手足之爭,應採取什麼態度?原來父母介入影響甚大 – http://bit.ly/2HpiS9K

24種家裡玩得開心的玩法

24種家裡玩得開心的玩法

寶寶每一天裡有7成以上的時間都留在家裡,到底可以跟寶寶做什麼呢?其實寶寶不一定要上學或參加Playgroup才能學習,在家裡也是能高提供許多早教遊戲,陪寶寶玩都可以讓他們能夠從玩樂中學習。有些父母或者要上班而沒有太多時間陪寶寶在家裡玩,但有很多早教遊戲是能讓獨自玩的,只需要有人在附近確保安全就可以了。 來讓我們介紹24種在家裡陪寶寶玩得開心的早教遊戲吧!

愛「書」不會輸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愛「書」不會輸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吸收知識的最佳方法。就算能夠贏在起跑線,卻不能延續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的話,只會浪費了一開始的努力。雖然不能說愛『書』的人一定贏,但我覺得愛『書』的人不會輸。培養愛閱讀的孩子,勝過培養只懂死背書的孩子。 記得我家哥哥差不多兩歲生日時,第一次去「玩具反斗城」。我讓他挑選一份最想帶回家的玩具作為禮物。我原以為他會選擇一些電子玩具(因為家裡一直都沒有電子玩具,他在玩具店裡見到時都會很興奮地看)。誰料到他走遍整家玩具店後,只選擇了一本書。我問了他好幾次:「你可以選擇任何玩具,但你選擇帶一本書回家嗎?」他不斷地點頭。最後我買了一本書給他。看著他抱緊本書跳著離開玩具店時,我明白到自小培養他的閱讀習慣的努力是沒有白費。 哥哥出世時我便開始套用很多建立閱讀習慣的方法。大部分都是從教育書本上學會的方法,當中包括: 每天和孩子閱讀最少10分鐘 用大聲和誇張的聲線去閱讀 經常帶他去圖書館或是書店 耐心地陪孩子重覆讀同一本書 挑選適合的圖書 讓孩子看見父母有讀書習慣 鼓勵孩子讀書給人聽 以上幾點是培養閱讀習慣的重點。另外有幾點是比較少人會提及或套用,而我發覺是養成哥哥閱讀習慣不可缺少的方法。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大家培養出喜愛閱讀的孩子。 提供適合閱讀的環境 一個歡迎孩子去閱讀的環境絕對有助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提供適合孩子高度的書架,讓孩子能夠主導去拿書出來看。書的封面要向著前面,讓孩子能夠清楚看見每一本書。旁邊可以放一張適合孩子高度的凳,讓孩子能夠坐好閱讀。 提供適合的圖書及數量 觀察著孩子的閱讀喜好以及程度去挑選適合的書。隨著孩子的興趣去轉換書架上的書。  貴精不貴多,孩子反而會更集中去看完每一本書。 外出時只帶書做餐桌上的娛樂 外出食飯時,很多父母都會帶備一些玩具,遊戲或是書作為孩子在餐桌上的娛樂。我一直都只帶書,孩子不看書就沒有其他娛樂,所以他視書為寶。(當然,有時候都會發揮創意拿餐廳裡的東西和他玩)不過食飯時一定要把書收好,不能夠養成一邊看書一邊吃飯的習慣。 孩子獨自閱讀時,絕不能打擾 若果孩子靜靜地閱讀的話,沒什麼重要事就不要打擾。不必特意加入,但如果孩子過來邀請大人和他一起閱讀的話,就一定要回應。 鼓勵自主閱讀 鼓勵自主閱讀是要讓孩子有機會去讀任何他喜歡讀的書本。只要是孩子想讀的書,我都會鼓勵他嘗試去讀。不論是雜誌,旅遊書,設計書,小說,甚至是安裝說明書,只要是他看到而有興趣拿起來讀的話,我都會讓他讀。孩子會自己決定書本是否有吸引力(我家哥哥喜歡圖案,只是拿著IKEA的安裝說明書也可以看很久)我不會阻止他去探索每一本書。若果書本裡有不合適的內容的話,我就會收藏到他拿不到的地方。 我家哥哥沒什麼特別出眾,唯獨是「食」和「讀」最拿手。他有著我最希望他能享受的兩項興趣,讓我非常感恩。 相關文章 從圖書館看蒙特梭利的世界 – http://bit.ly/2RW3B5k BLW好處是什麼? BLW入門法教你如何準備食物,育成愛吃的小孩 - http://bit.ly/2zNUls9 Playful […]

非誠勿擾,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非誠勿擾,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兩兄妹各自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 專注力可以影響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專注力高的人普遍會更容易學習,更快進入最佳狀態,更能發揮潛能。因此,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有很高的專注力。現在Playgroup從6個大的嬰兒開始便要求她們坐定定,集中於課堂上,做得到便稱為有專注力。可是在一個充滿著玩具,嬰兒,大人,新事物的Playgroup課室裡,要求孩子抑壓求知欲和探索力便能稱為專注嗎?我覺得不走來走去的孩子反而讓人擔心。孩子並不是生出來就明白什麼是專注力,未瞭解便要求孩子表現出來,是否太過一廂情願呢?我認為孩子需要一個能夠讓他們專注的環境,才能夠體會全神貫注。深深體會後就會在適當的時候發揮出讓人驚訝的專注力。 我家哥哥自從上了蒙特梭利學校後便多了一句金句,『我在工作中,請不要打擾我。』 不瞭解蒙特梭利教學的人未必明白這句話的意義。哥哥在學校裡的作業都被稱為『工作』。尊重孩子的教學裡是不容許老師或是同學去打擾工作中的孩子。只有在不被打擾的環境裡學習才能建立專注力。哥哥經過一年的蒙特梭利教學後,專注力明顯提升了。在家裡就算沒有人陪他,他都會自己找事做,而且會靜靜地集中做差不多30分鐘有多。(請不要以為他是出類拔萃的一個,他的同班同學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集合了蒙特梭利及實戰經驗,我體會到以下幾點是最能夠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的。當然,這是我個人心得,未必適用於每個孩子身上,但我覺得大家試試也無妨~ 請不要打斷孩子集中做的事 大人很容易不經意地打斷孩子的集中力。在大人眼裡微不足道的事情,可以是孩子費盡心思去做的事。若果你發現孩子正在集中於某樣事情時,儘量不要打擾,讓他把事情做完。就算是非常心急趕時間的時候,都儘量給孩子時間去完成手頭上的工作。 請鼓勵孩子完成每一件事 讓孩子明白有始有終,他才會專注地做每一件事。譬如孩子看書時很喜歡未看完一本就去拿另一本。我們要鼓勵孩子讀完整本書。和他一起閱讀的話,可以儘量讀快一點,務求要他看到最後一頁然後說句『讀完了』。 請給孩子機會去重覆做著同一件事 貴精不貴多,與其做很多不同的Activity,倒不如讓孩子努力集中去做好一件事。能夠重複做同一件事是好事,是孩子建立專注力的表現。 請大人們尊重孩子的意願 很多時候大人會責備孩子不專注上堂,卻不會認為是大人教的並不是孩子想學的。其實每個人在學習有興趣的事時是會產生驚人的專注力。學習應該是幫助提升專注力,而不是要求孩子有專注力後才來學習。先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去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吧。 請讓孩子慢慢來 正所謂慢工出細貨,不是什麼都快才算好。孩子懂得慢慢來才證明他有用心專注地做。現在社會太過追求速度,往往會忘了放慢也是成功的一種。 請放下照相機/手機 留下孩子最可愛的一刻是所有父母都想做的。我也是如此,但我很努力戒掉這個壞習慣。(所以你會留意到我的Blog裡的照片通常都是『偷拍』)我明白照相機或是手機都會打斷孩子的專注力。孩子專注的時候,突然見到有人拿著照相機去拍自己的話,當然會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啦。辛苦建立的專注力就這樣斷了。要提升專注力,先放下打斷專注力的武器。 請給孩子安靜的環境 讓孩子懂得在安靜的環境裡做事,可以幫助提升專注力。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不斷播兒歌,讓孩子玩得開心。反而我會儘量保持環境安靜,只有在哥哥要求聽歌的時候才播給他聽。懂得享受寧靜也是專注的一種。 非誠勿擾。每當你見到孩子專注地做事時,若果不是天要塌下來的話,就不要打擾吧。 以上的純碎是個人意見,當然每個孩子都不同,所以家長需要不斷觀察孩子,繼而提供最能夠幫助孩子的工具和環境。 Playful Chaos正開設「在家蒙特梭利」工作坊,讓大家能夠瞭解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相關文章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孩子的行為問題  少「教」多「觀察」 , 為何觀察比教孩子更重要?

為何英國皇室會選擇蒙特梭利?

為何英國皇室會選擇蒙特梭利?

Credits: Duchess of Cambridge/ PA Wire via Getty Images 英國皇室一向是讓人憧憬的存在。我第一次懷孕的時候剛好跟皇妃Kate差不多時間,所以我家哥哥和小王子Prince George是同年,因此我對小王子的消息特別關注。當我知道英國皇室為小王子挑選了蒙特梭利的學校時,讓我莫名的興奮。為自己孩子選擇了連皇室也認同的教學方式,猶如為這個選擇蓋上了一個認可證般。 英國皇室是為了培養一個全能的小王子而選擇了蒙特梭利教學。 以下是幾個讓皇室採用蒙特梭利教學的重點: 小王子會從小開始準備與不同的人去交融 班級裡有3-6歲兒童同時學習(混齡又稱Mixed Age)是蒙特梭利教學的重點之一。這是反映著成人社會裏的社交圈子。孩子在這個環境裡可以準備好與不同的人去交融。 小王子會是一個思想家 0-6歲是最容易吸收知識的階段。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擁有主導權的孩子會把吸收了的知識在不久將來發揮出來。孩子會變成一個懂得深思的人。 小王子會有自由去做自己 孩子在自由學習環境裏可以把好奇心填滿,成就感會跟隨孩子一生讓他愛上學習。孩子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小宇宙。 小王子會學會面對失敗 人是從失敗中成長。蒙特梭利的教具設計是要孩子懂得自我修正。不需要其他人去評論也自己去找出錯處並加以改正。 小王子會學懂愛心與團結的重要性 蒙特梭利主張在班房裡建立社群。大家一起歡樂,一起解決疑難,團結就是力量。 對香港的教育界來說蒙特梭利是非主流的,而且教育局也不見得很支持這套教學方法。其實蒙特梭利教學在很多亞洲國家如韓國,日本,甚至內地都有很好的根基和認知,就算不算得上是主流也絕不是另類教學。當很多國家都對蒙特梭利不陌生的時候,香港卻明顯地落後。選擇了這個教學給孩子的我,經常被其他人投以奇怪的目光。無他,香港地根本就接受不了非傳統教學。香港人不斷說要自由人權,但對教育下一代卻偏偏選擇最不尊重人權的教學方式。看著下一代被逼著學習,而失去真正的求知欲,實在讓人心疼。 相信很多選擇了蒙特梭利教學給孩子的父母都會明白,在香港地要走這條路並不容易。雖然不易,但我相信今天的堅持會為孩子帶來美好的將來。 Playful Chaos正開設「在家蒙特梭利」工作坊,讓大家能夠瞭解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