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生爭執時,大家會如何處理呢?從觀察所得的結論是大部分家長或是照顧者都會要求雙方道歉了事。如果孩子是小學生的話,或許她們會明白「對不起」的意義,但對於年幼(6歲以下)的孩子來說,做錯事之後說一句「對不起」就完事是毫無意義的。孩子會誤以為做錯事只要說一句「對不起」就可以當什麼事也沒發生過,讓孩子逃避現實,永遠都學不懂如何與人相處。作為大人,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正視問題,尋找改善方法,同時培養同理心來幫助孩子增長溝通能力。大人可以扮演調解員的角色,幫助孩子嘗試自己去解決問題。

第一步:分開正在爭吵的孩子們

如果孩子之間的爭執開始發生肢體碰撞或是暴力行為,大人應立刻分開孩子們,以防有任何人受傷。以堅定冷靜的態度來分開孩子。一般大人見到孩子爭吵或是打架都會非常生氣,把怒氣發洩在已經非常激動的孩子們身上。請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那只會火上加油。就算大人明知道誰是誰非,也需要保持中立態度,讓孩子有安全感並能表達自己的感受。等孩子們都冷靜下來,再繼續下一步。

第二步:問孩子們:『請問發生了什麼事?』『你現在有何感受?』

孩子的表達能力未必清晰或到點,所以大人可以重覆孩子說的話來幫助她們確認自己的狀況和感受。「姐姐感到很生氣,因為妹妹扯掉了她辛苦建立的Lego,所以姐姐推開了妹妹。」然後到妹妹表達「妹妹感到很傷心,因為姐姐不跟她玩,所以拆掉了Lego。妹妹感到痛,因為姐姐推了她。」

第三步:讓孩子思考有沒有其他應對方法

大人不要急於做批評或是懲罰,反而給孩子思考空間,讓孩子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應對方法。一開始可能要幫助孩子去思考,給一些建議,例如「姐姐不希望妹妹碰她的Lego的話,可以跟妹妹說明。如果妹妹不聽的話,可以找媽媽或是爸爸幫助。推人是錯誤行為,所以我們不會推人,因為這樣會讓人受傷。」「妹妹想和姐姐一起玩Lego的話,應該問姐姐可否一起玩。姐姐不願意的話,就唯有自己先玩其他玩具。發脾氣拆掉 姐姐的Lego會讓姐姐生氣。」最初可能要幫助孩子去思考,但孩子累積經驗之後就會慢慢學會自己思考,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並產生同理心。

第四步:問孩子要怎樣收拾心情,讓自己感覺良好點

爭執過後,孩子通常都會感到傷心或是受到傷害,大人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要收拾心情才能開心地繼續其他活動,所以我們會問孩子:「你需要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點?」有時候孩子可能只需要一個擁抱,或是一些飲品食物來讓自己感覺舒服點。最重要是讓孩子知道,我們理解到她的感覺和需要,孩子才不會執著於推卸責任來保護自己。孩子需要理解世界上是沒有永遠是對的人,有錯要承認。

那麼懲罰與道歉呢?

蒙特梭利教學不建議任何懲罰制,因為我們注重教會孩子因果道理。孩子明白事情的起因,體驗事情的後果才會了解事情的因由。隨著經驗能讓孩子學會如何處理不如意的事情。至於道歉也不會是強制性,而是大人做好榜樣,做錯事會認錯也會真誠地對孩子說聲「對不起」,孩子才能體會道歉的意義。與其逼孩子說出一句無意義的「對不起」,不如慢下來讓孩子體會人與人發生爭執時該如何面對。到時候,孩子便會明白道歉是傳達自己愧疚感的方法,也是與人相處的方法之一。

相關文章

手足之爭,應採取什麼態度?原來父母介入影響甚大 - http://bit.ly/2HpiS9K

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 http://bit.ly/2wyACZx

有手足之爭,才有手足之情 - http://bit.ly/2wEQZ631+1不等如2  迎接第二個寶寶前必讀!!

Previous
Previous

想孩子自律,首先要學會「自由與規限」

Next
Next

如何協助進入敏感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