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Fiona

About Fiona

持有蒙特梭利0-6歲導師資格的兒童早期教育者,嬰幼兒睡眠諮詢師。以尊重孩子為首,應用著正向教養以及蒙特梭利教學養育一對子女。

給老公的感謝書

給老公的感謝書

親愛的老公, 感謝你沒有厭棄我走了樣的身材。我懷孕增了30磅,你沒有讓我孤單,甚至陪我一起增磅。看著你的磅數與幸福指數同步增長,讓我非常有滿足感。就算我生完極速瘦身,你都保持磅數,證明你有多幸福。 感謝你關心我的健康甚於自己的健康。你明白到老婆沒有健康身體,最終受苦的是自己和孩子們。老婆病了,誰來照顧一家起居飲食?老婆病了,誰來帶孩子上學和上興趣班?我完全感受到老公你多想我龍精虎猛,長命百歲! 感謝你願意陪我嘗試另類的育兒方式。選擇用Baby Led Weaning或是蒙特梭利都需要很大勇氣,是你給了我勇氣去實行到底。雖然你也曾經懷疑,但經過我的詳細解釋及計畫。你選擇了陪我一起為孩子提供最愉快的教學。你知道老公一句認可勝過周邊所有人的質疑嗎? 感謝你接受了我的性情大變。我們從二人世界迅速變成三人世界。你看著我從單身女人變成妻子再變成母親。人生大改變,既幸福卻又壓力沈重。有時候你會投訴我的脾氣變差了,我就發更大的脾氣去抗議。你都沒有離我遠去,反而接受了我的改變並努力提防讓我發脾氣的導火線。小心不踩雷區是明智之舉。 感謝你在我為你生下兩個寶貝之後,給予了我更多愛護。看得出你非常愛護自己的孩子們,因此你更愛護辛辛苦苦生下孩子的老婆。當然,有一半是因為沒有我,你就不知道如何照顧兩位寶貝。但另一半是因為你看得到我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 老公,雖然你是一個粗心大意,得罪了我也會懵然不知,不懂送花送禮物哄我的人,但你永遠是我最感謝的人。

育兒提示 | 最強武器「選擇權」

育兒提示 | 最強武器「選擇權」

作為全職媽媽,每天從早到晚都要和孩子一起,面對孩子的情緒波動頻率是極高的。因此我裝備了很多武器去讓自己平安地渡過每一天。這些武器都是以便應付孩子『發脾氣』和『不聽話』的不時之需。當中以『選擇權』最為見效。 【影片】正向教養親子互動工具卡 何謂『選擇權』? 就是讓孩子有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權利。給予孩子選擇權,通常都能避免不必要的爭吵。其實孩子會出現『不聽話』的狀況,大多數是因為大人沒有給孩子任何選擇。孩子覺得不受尊重,自然就會不聽話。試想你正在工作時,突然有同事走過來說:『你過來吃飯!』你真的會立刻放下手頭上的工作跟同事去吃飯嗎?尊重人的話都會問一聲:『你做完工作了嗎?方便時可以過來一起吃飯啊。』如此簡單的人與人的相處之道,不知為何家長們都很輕易忘記套用在孩子身上。 那麼如何套用在孩子身上呢? 首先記得以下幾點: 1. 只能給予兩個選擇。不是A就是B的狀態。 2. 兩個選擇的結果都是能夠讓大家接受的結果。 3. 如果孩子不論是A或B都不選的話,就會有第三個選擇,C。這個選擇是讓家長幫孩子選。 用我家孩子來舉例說: 情境 – 趕時間要出門口,但哥哥遲遲不願意離開家。 我會跟他說:『你可以選擇先穿鞋子然後在車裡等妹妹(A),或是妹妹先穿鞋子然後在車裡等你(B)。』兩個選擇都會引導哥哥穿鞋子和上車,也是我接受的結果。心情好的話還會選,但如果心情不好就會扮聽不到。這時候我會跟哥哥說:『那就是你選擇讓媽媽幫你選吧 (C)。好啦,妹妹先穿鞋子然後在車裡等吧。』通常哥哥都會想一想,然後快快去穿鞋子出門口,因為他喜歡做事比妹妹快。 以下是幾個我想分享的小Tips,這幾點都讓我更容易應用『選擇權』。 預留時間讓孩子準備做你希望她做的事,不要以為孩子會立刻聽話。 預想一些經常會出現的狀況,譬如不肯換衣服,不肯耐心等候食物,不肯離開遊樂場之類的情境。每一樣都想定給予什麼選擇。當發生狀況的時候,就拿出來試。 從『可不可以』開始。剛開始時我會訓練自己每次叫孩子做事都加一句『可不可以』。 譬如叫他洗手吃飯: 我:『哥哥你可不可以先洗手,然後吃飯啊?』 哥哥:『我還在工作啊。』(蒙特梭利教會了他把自己做的事情都稱為工作) 我:『那麼你可以做完這個工作後去洗手嗎?』 哥哥:『好的』(工作可能是10分鐘以上,但我都會等。) 哥哥聽見我問他的意願,覺得自己被尊重。大多數時間都不會刁難我。 這個『選擇權』甚至對20個月大的妹妹都非常見效。雖然妹妹未能夠用語言表達,但她完全明白我們的對話。第一次叫她洗手,她可能不願意。跟她說媽媽會等一會再回來看看你是否準備好,通常第二次都會自動自覺去洗手。 看似簡單吧?應用可不簡單啊~ […]

Cubetto~木造機械人教Coding

Cubetto~木造機械人教Coding

Cubetto是混合了蒙特梭利教學方針和Coding(程式編寫)的教具。目的是要多方面刺激孩子去體會程式編寫的趣味。把單調的程式編寫變成能夠觸摸的小積木及小機械人,讓孩子把抽象的程式編寫立體化。孩子不再只是用眼睛去看,而是能夠實實在在的把每一段Code都拿在手裡。這種多面感官刺激教學是蒙特梭利教學裡非常見效的教學方法。 Cubetto除了實用,圖案設計色彩豐富,包裝精緻,無論是自己用還是送給人都非常開心。 Cubetto的玩法很簡單,孩子要利用擁有方向指示的小積木放在控制板上,控制機械人在地圖上冒險。Cubetto只能夠向前進或是向左右轉。程式可以非常簡單的同時,也能夠進階成比較複雜的編寫方法。大人可以因應孩子的能力去作出調節。這也是蒙特梭利精神,因應孩子的需要去提供用具。Cubetto設計很細心,把機械人描繪成一個故事書的主角,讓孩子一邊閱讀故事書,一邊編寫著程式來讓機械人行動。我家極度喜愛閱讀的哥哥,一開始看著木造的機械人,其實是沒有特別大興趣。但當我拿出兩本疑似繪本的使用說明書時,他雙眼一亮,立刻投入角色,努力學習如何把機械人送去目的地。說真的,用Cubetto是需要一點技巧。猶如蒙特梭利教具一樣,就這樣放著而不對孩子作出適當的示範的話,對孩子來說可能是有點難。我也要動動腦筋去想辦法示範給哥哥看而不會讓他覺得太難。 基本上要孩子學懂控制Cubetto就要先學懂何謂『指令』和『函式』,也是學會程式編寫的第一步。Cubetto是用4種顏色的積木去做指示:   綠色=前進指令黃色=左轉指令紅色=右轉指令藍色=函式,是一組指令所組成的Function 三歲的哥哥連左右都未分清楚的時候,要他懂得用紅色和黃色是沒什麼可能。於是我想了個方法來讓哥哥容易點分辨方向。那就是把顏色圓點貼紙貼在Cubetto上!這個方法讓哥哥立刻明白顏色所代表的方向。(希望他順便會學懂左右之分啦~) 在機械人上貼上了顏色圓點來讓哥哥容易分方向。 讓哥哥分辨到方向之後,就開始示範給他看何謂『指令』。這是哥哥人生中第一次接觸程式,所以他對指令沒有概念。我採用了蒙特梭利教學方法,一步一步示範給哥哥看。每次只用一個顏色積木來讓機械人動,讓他明白原來每個顏色代表的是不同方向。因為要複雜簡單化,所以我只介紹了綠,黃,紅,三個顏色。比較複雜的藍色(函式)就留待他完全明白綠,黃,紅之後才介紹給哥哥。 哥哥高興地讀著繪本,慢慢輸入指令。 另外,這套教具的好處是能夠讓孩子清楚看到自己編寫程式的目的。跟著繪本去玩的話,就會不斷出現不同的目的地。孩子能夠實在地指出機械人要去的地方,讓孩子的思維更容易瞭解編寫過程的思考方式。 讓哥哥直接去指出機械人要去的地方,讓他的思維更瞭解該如何編寫。   當哥哥瞭解程式編寫和機械人的關係之後,我就讓他自己去練習。練習到他能夠把幾個『指令』一起進行的時候,我就開始介紹藍色的積木,也就是『函式』。『函式』是由一組指令所組成的Code。 在這套教具上的控制板有一個長方形的框,一個藍色的積木就代表著放在裡面的一組指令。 哥哥學習用藍色的『函式』。 最初看見Cubetto的介紹,我已經非常興奮。當我親身體驗了和孩子用這套教具後,我更深深愛上了它。孩子不需要對著屏幕去學習Coding,對眼睛健康的同時也能讓孩子與其他人有交流地學習。一套能夠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Programming的木造教具,真的是難能可貴。大家都知道我不會浪費金錢在無謂的玩具或是教材上。我願意花費的都是嚴選出來的。這套教具,絕對是真心推介! Playful Chaos為了能夠幫助更多家長去瞭解蒙特梭利及正向管教,正在準備把網站升級!為了做得更好,希望各位支持者能夠給予寶貴意見幫我們填一份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link -> http://bit.ly/2gVaSA4 每個填好問卷的人都有機會參加我們的抽獎!獎品是來自英國的Cubetto一份!Cubetto是一個木造機械人,能夠教孩子學習Programming。是全球第一個不用對著電腦學習Programming的教具!Playful Chaos非常喜歡這套用心設計的教具,希望能與一直支持我們的讀者們分享。 參加抽獎的人必須: 能夠提供有效電郵地址 已經Like我們Facebook

包尾的小勇者

包尾的小勇者

  自24個月大開始,哥哥便跟游泳教練學習游泳。我沒有想過要哥哥變成飛魚,只是想他成為一個能夠獨立在水裡游泳的人,因為這是求生必備的技能。哥哥好命,遇上了一位游泳良師。教練願意與我同一陣線採取正向教育。一路上都鼓勵哥哥以樂觀心態去面對困難。在游泳池裡,未懂得游泳的哥哥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教練。如果教練不尊重他的話,我相信哥哥是不可能如此喜愛游泳。哥哥每次都是笑著跳進游泳池裡,從未試過哭著說不願意游泳。單單是培養了這樣的正面思想,我已經心滿意足。至於哥哥是否游得像飛魚,此刻我真的不太在乎。 哥哥的教練同時是他的表哥表姐們的教練,好幾位都是飛魚級數 (校際冠軍那種)眼見他與其他同齡的老表一起游泳的時候,永遠都是包尾,心想教練不會讓他去比賽吧。誰知道有一天教練跟我說:『哥哥準備好去參賽了,你可以幫他報名。』甚麼?比賽?其他比他游得快的老表,教練說不可以參賽,但龜速的哥哥卻被叫去比賽?教練說:『慢又如何?最重要是他夠樂觀堅定,不易言棄。就算游得快,但動不動就發脾氣大哭的話,我是不會推薦去比賽的。』 可我不是虎媽啊~ 他不參賽也沒關係啊!教練明白我的心理,但她說參賽不只是勝與敗。讓他比賽是為了讓他體會游泳樂趣,豐富人生經驗。想深一層也對,我不能因為明知會輸就先幫孩子放棄賽事。有些父母特意迴避孩子沒有贏面的賽事,為的就是讓孩子長勝下去。我不想這樣變成這樣。教導孩子勇往直前,不輕易放棄是父母的責任。 決定讓哥哥參賽之後,哥哥很期待比賽的來臨。他覺得比賽是與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泳,非常愉快的盛事。我相信此時的他還不明白何謂競爭。到了比賽當天游泳場變成了修羅場。看見很多教練緊張地訓話孩子,不停練習。但對樂天的哥哥來說,游泳場是最佳遊樂場。他還是不斷扮鯊魚在水裡游來游去,完全沒有被比賽的緊張感影響。他被安排與兩位比他年長一年的孩子一起游。比賽一開始,旁邊兩位孩子以高速直奔去終點。哥哥真的是龜兔賽跑那樣,以龜速慢遊著。雖然他真的非常慢,但他用盡全力向前游,讓場裏的人都忍不住為他打氣。人家用50秒完成的賽事,哥哥用了整整兩分鐘來完成。上水後的哥哥很滿足自己終於游到終點。包尾又如何,不輕易放棄的精神才是這場比賽的最佳收穫! 慶幸自己沒有因為害怕哥哥會輸而幫他選擇迴避競爭。哥哥是一個非常堅強勇敢的孩子。抱著這位包尾的小勇者讓我非常自豪。就算今天的他是包尾,不代表他沒有機會成為飛魚的一天~

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 Positive Discipline

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 Positive Discipline

慶幸自己一早認識正向管教 – Positive Discipline   由於我一直採取尊重孩子的態度,所以每當哥哥覺得不受尊重時就會倍感失落。若果他太累的話,就會完全失控,發瘋似地大哭或是啪打物件。哥哥甚至不會為我留任何面子,試過在公眾場所『失控』。簡直是挑戰一向採取Positivie Discipline 的我,猶如要挑撥我到發火為止。自問不是聖人的我,看著哥哥公然發脾氣,讓我有時候都沉不住氣。當然,每當我發火,就只是火上加油。 認為哥哥的語言表達能力上升了,所以我會在哥哥發脾氣時跟他理論。我感覺自己要樹立媽媽的形象的話,就算是不用罵也要說教。我儘量不發火,用言語去跟他理論….. 這是錯誤的….. 三歲孩子失控時,會因為太激動而說不到話也聽不到話,變成蠻不講理的狀態。我就算沉住氣與他理論也是徒然。哥哥嘗試了三次超級失控狀態,每次我跟他理論,他也無法平撫心情。說得越多,他就越激動。其實他需要的是一個擁抱。溫柔勝過一切,一個長長的擁抱讓十多分鐘都無法安撫的情緒,安靜下來了。 一個擁抱有無數的益處,譬如: 擁抱能夠讓孩子增加安全感,增加對父母的信任. 擁抱能夠安撫孩子的不安,憤怒和寂寞。 擁抱能夠讓孩子增加自信。 擁抱能夠讓肌肉放鬆,降低緊張感。 擁抱能夠讓父母與孩子有互相交流的關係,是一種尊重的表現。 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孩子發脾氣不聽話不單止,還要父母認低威去給他一個擁抱?沒事吧你?起初我也是誓不低頭,認為就算尊重也要有限度。他失控發脾氣的時候,把我氣得臉紅耳赤的時候,還要我去給他一個溫柔擁抱?可當我代入孩子的角色時,回想自己非常激動傷心的時候,無論枕邊人(對,老公麻煩你看看這段重要提示)如何勸我哄我也無效。我需要的是肌膚之親,一個深情擁抱才能把失控的情緒平靜下來。 用溫柔的擁抱去讓失控的孩子平靜下來並不代表父母失去了威嚴,而是讓孩子明白擁抱勝過無謂的爭吵。擁抱成為了我的最強武器。每次看見孩子差不多要失控想發脾氣時,我都給他們一個深情擁抱。告訴他們,發脾氣會讓自己傷心,會讓媽媽傷心。我們不想傷心所以不會發脾氣。十次有九次成功! 這時我才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Playful Chaos「在家蒙特梭利」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相關文章 如何讓Terrible Twos不太Terrible?- http://bit.ly/2mEGKb2 幫助失控的孩子去認識情緒的名字 – http://bit.ly/2ACjGDh

蒙特梭利教學裡的「美妙混齡 」

蒙特梭利教學裡的「美妙混齡 」

曾經有一位幼兒教育博士說:若論幼兒教育的話,相信沒有任何教學理念會勝過蒙特梭利教學。 蒙特梭利教學除了獨特的理念和教材之外,更採用了少之又少的混齡教育。混齡教育(mixed age)是把不同年齡的孩子安排在同一班裡。孩子們分別有一至三年的差別,年少的孩子可以模範年長的孩子。年長的孩子會學習領導和照顧年少的孩子。若果一間學校只採用了蒙特梭利的教學理念或是教材,而沒有實行混齡教育的話都是只有表面而沒有精髓。 蒙特梭利把三至六歲(也就是香港的K1-K3)的孩子歸為一班稱為Casa。我家哥哥在過去一年上了蒙特梭利學校,但因為年紀還小所以他上的是Casa之前的準備班。因此他還未真正體會到混齡教學。暑假時我幫哥哥報讀學校的暑期班,每一班都是三至六歲的關係,哥哥在九月開學前便有機會體會一下混齡教學。他上的是國語下午班,所以每一班都不多人。班上只有三位五歲的男孩和一位3歲的女孩。無論學校,教師,同學,對哥哥來說都是陌生的。當初我很擔心他會害怕不肯自己上課。誰知道他一踏進教室,見到教室的佈置和教具都似曾相識,而且見到很多開開心心走進去上課的大男孩,頓時讓他放下戒心。 第一天上完暑期班時,我等待著哥哥放學出來。到底他會高興地下堂還是哭著走出來呢?很慶幸,他用非常燦爛的笑容下課,一見到我就走向我懷抱,高興地告訴我他上學有多開心。而且他還認識了幾位新朋友。跟著比自己大的男孩們,哥哥真的是獲益良多。 自信心培增 哥哥平時都會跟年齡比自己大的表哥表姐玩,但很多時都被欺負。不知道是因為哥哥天性比較純良,所以很多時都不懂得反擊,還是比他大的孩子都不懂得與年紀小的相處。通常都會出現「大瑕細」或是年紀大的不肯與年紀小的孩子玩的情況。任何人有過被人欺負的經驗都會變得有點膽怯,所以哥哥對著比自己高大的人都會有點點膽怯。可是當他去暑期班與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上課,他的社交能力突飛猛進。與每位五歲的男孩都相處融合。其中是因為那些大男孩們都習慣了蒙特梭利教學,接受混齡教育不會欺凌幼小,反而很懂得看護比自己小的孩子。因此哥哥對著比自己大的孩子重新拾回信心。 語言能而力突飛猛進 孩子的吸收能力實在不容忽視,短短兩星期哥哥增加了很多詞語及形容詞。句子也變得更流暢,而且很喜歡發表意見。當我問他是從哪裡學到新的詞語,他都會說是他暑期班的大男孩教的。 愛護妹妹指數上升 可能是在暑期班裡受到大男孩們的照顧、哥哥突然爆發他的看護本領。經常拖著妹妹的手,教她做這個做那個。還指導媽媽不要用重語氣去跟妹妹說話,說妹妹會不開心…..。看見哥哥多了使命感實在是很不錯的收穫。 短短兩星期的暑期班便讓哥哥成長了許多。被人認為是異類的混齡教學,其實是把最真實的人類社交學問教授給孩子們。無論任何人問我喜歡蒙特梭利教學哪一點的話,答案都一定是「美妙混齡」! Playful Chaos正開設「在家蒙特梭利」工作坊,讓大家能夠瞭解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相關文章 混齡教育會演變成欺凌嗎?- http://bit.ly/2QZSEzc 蒙特梭利教學vs傳統教學 - http://bit.ly/2R9nFwZ

如何挑選適合子女的學校?

如何挑選適合子女的學校?

作為父母都會很關注孩子上什麼學校。每位家長為了讓孩子進一家好學校而用心良苦,勞心勞力,奔波勞碌。我開始寫blog以來一直都收到各種家長的私訊,問我哪一家學校好。當我與不同的父母談話後,我開始發現每位家長對『好學校』的定義都不同。到底何謂好學校呢?眾所週知的名校?會考成績出類拔萃的學校? 一條龍學校?師資高的學校?最多好口碑的學校?校舍最大最新的學校?『好』實在很難有標準,而且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每家學校的基本資料,其實可以輕易在網上找到。可是單憑一些數字和基本介紹很難讓家長知道學校的真正一面,所以我想提供幾個方法來幫助家長們去判斷一間學校是否適合子女,至於好與否就見仁見智了。   夫妻要得到共識 毫無頭緖地找學校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若果你是一位苦惱著怎麼選擇學校的家長,建議你與另一半坐下來,拿出一張紙把你們對學校的要求全都寫下來。把你們注重的教學方針綜合起來並寫上排序。這是你和另一半得到共識的重要時刻。對於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都各持己見。若果父母得不到共識,最終辛苦的是孩子。 留意身邊孩子的表現 無論一家學校有多優秀的成績或是口碑,我都覺得學生的表現才是最實際。個人認為品德培育比成績還要重要,所以我會在街上留意不同年齡的孩子們的表現。若果他們穿著校服就立刻可以知道該學校培育出來的孩子是否符合我的理念。當然,不能靠幾個學生就一概而論,但我覺得可以有個概念。Tips:選擇在放學時間去你心儀的學校附近的遊樂場,通常都會看見某幾家學校的學生聚集一起玩。只要細心觀察便可以瞭解更多。 參觀學校 學校開放日是瞭解學校的一個好方法,但我個人認為開放日似一場Show,因為是開放式所以學校不能夠把最真正的一面流露出來。而且開放日太多人,所以不能夠好好觀察學校及教師們。我通常會聯絡學校安排在平日有課堂上的時候參觀學校。大部分幼稚園都可以安排,不需要等到開放日。在教師和孩子上課時參觀更能夠瞭解。 那麼參觀學校要留意什麼呢? 以下幾點是我會特別留意的: 每班有幾多個小孩,與老師的比例是否合理。 學校環境是為孩子設計還是方便大人。 教材是否與教學理念相符。 教師對待孩子的態度。譬如老師會不會跪下與孩子有眼神交流。 教師對早教的認知是否適當。譬如老師發問時是否用開放式的問題。 孩子們在學校的表現是上進型還是被動型。 參加Playgroup 如果心儀的學校有Playgroup,盡量帶孩子去參加。這是理解學校的教學方式的最直接方法。 結識有孩子就讀的家長 如果有朋友或是搭上搭的朋友,盡量去結識已經有孩子就讀於心儀學校的家長。多認識不同的家長們可以幫助了解是否有相同教學理念的家長選擇了心儀的學校。若果家長的教學理念一致的話,可以讓你對該學校更有信心。請大家記得,帶孩子上學猶如要建立一個新的社群。你會有大部分時間都與同班同學的家長打交道。能夠與一班相同教學理念以及價值觀的家長一起的話,孩子的上學生涯也會好過點。 網上評價不能盡信 網上論壇確是互相交流的好方法,但網上的信息及評價真的不能盡信,最多只能當作參考。評價裡到底誰是誰非,實在很難分辨。有些人連去都未去過間學校就加以評價,我覺得實在不太公平。若果想真正了解學校,還是親自出馬會比較好。 每個家長都有尋找適合自己子女的學校的方法。我提出的幾點純碎是個人分享,希望能幫助一些不知從何入手的家長們,當然是不能一概而論啦。其實大家都只不過是想幫助子女愉快學習,當中沒有對或錯。 相關文章 兒童的成長~幼稚園生和小學生的分別 Montessori,Waldorf & Reggio的教學特色 蒙特梭利教學vs傳統教學

讓孩子學會分享,互相尊重才是最好的分享

讓孩子學會分享,互相尊重才是最好的分享

這麼喜愛妹妹的哥哥也有不願意分享的一刻,我選擇尊重他的決定。 每次有孩子在爭玩具的時候,一定會聽到父母或照顧人不斷說:『分享啦。Share! Share!』然後要求孩子放開手上的玩具,讓給另外一位孩子。肯放開手上玩具就被人稱讚,不肯放開的話就被大人說不乖。看見此情景的我會覺得莫名奇妙,孩子玩得好好的,為何有人過來爭就要放棄?這麼早就教他們放棄自己的權利,豈不是鼓勵他們長大後放棄捍衛自己的權利嗎? 試想想自己食一個漢堡包食到一半時有人走過來要求你分享,你會甘願立刻把放進口裡的包拿一半給人嗎?我自己就不太願意啦。孩子的玩具也是同樣道理。孩子如果是自主要讓給人,就當然會開心孩子如此懂事。但如果孩子選擇不讓,我絕對不會要求他放開自己還在玩的玩具。(若果玩具離開了手,就不同說法) 若果兩個孩子是差不多年齡就會容易點跟他們講道理。譬如告訴他們誰先開始玩就可以玩完才讓出手裡玩具。教孩子什麼是先後次序,排隊,耐心等待之類的交際方法。3歲多的哥哥很懂得尊重別人,所以從小到大他都很少會搶人家手上的東西。可是…… 最近哥哥不肯分享玩具給妹妹。本來很懂得尊重人的哥哥,完全不尊重妹妹,經常搶走妹妹手中的東西,妹妹經常因此大哭。這讓我困擾了一段時間。眼見他們的關係越來越有問題,我就用了一段時間去觀察他們,終於讓我找出問題的源頭!那就是周邊的人要求哥哥『大讓細』。這是很多大人會犯的毛病,認為年紀大的孩子明白事理,所以要忍讓一下不懂事的小孩子。哥哥雖然很喜歡妹妹,但一面倒要求他忍讓妹妹讓他心裡不舒服。妹妹搶走他的玩具時,其他人都叫他讓妹妹,如果每次都要求哥哥立刻讓出玩具,哥哥會覺得不被尊重。而且會有樣學樣,每次都要求妹妹「分享」,順理成章地搶走妹妹手裡的東西。 見到此現象,我很尊重地對哥哥說:『你不用立刻把自己手裡的玩具給妹妹。不過妹妹會等哥哥準備好才分享給她玩。哥哥準備好的時候,請你把手上的玩具給妹妹。』哥哥通常玩多1-2分鐘就把手裡的玩具分享給妹妹。哥哥已經3歲,所以他很明白事理,只要表現出媽媽明白他的困難,他就很樂意去配合。同時要告訴所有幫忙照顧哥哥和妹妹的人,不要再要求哥哥『大讓細』。麻煩的是妹妹….. 她只是14個月大,聽不明白我講的道理。很多時候要求她放手,她就會大哭….  每次要求她停止拿走哥哥的玩具時,我就會抱著她在她耳邊輕輕的說:『請你等待哥哥用完再給你,謝謝你的理解。』大家都會以為我是對牛彈琴吧。一個14個月大的孩子,哪懂得你說什麼謝謝。這樣想就大錯特錯!孩子的理解能力遠超過我們想像。妹妹雖然不是非常懂事,但每次我跟她道謝,她都會回報一個滿足的笑容。而且她越來越明白不能拿走哥哥手上的東西了。要孩子懂,就需有無比耐性和溫柔! 其實尊重孩子的話,孩子就會比任何人都樂意分享。強制要求一個人「分享」,只是自欺欺人。所以如果你見到我告訴孩子不用立刻分享,並不是我沒家教,而是我想培養孩子懂得尊重別人而用的教法。讓孩子們真心地分享吧。 ⭐️Playful Chaos「在家蒙特梭利」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相關文章 處理孩子之間的爭執,不需要無意義的「對不起」- http://bit.ly/2Pj4Je5 手足之爭,應採取什麼態度?原來父母介入影響甚大 – http://bit.ly/2HpiS9K

愛「書」不會輸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愛「書」不會輸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吸收知識的最佳方法。就算能夠贏在起跑線,卻不能延續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的話,只會浪費了一開始的努力。雖然不能說愛『書』的人一定贏,但我覺得愛『書』的人不會輸。培養愛閱讀的孩子,勝過培養只懂死背書的孩子。 記得我家哥哥差不多兩歲生日時,第一次去「玩具反斗城」。我讓他挑選一份最想帶回家的玩具作為禮物。我原以為他會選擇一些電子玩具(因為家裡一直都沒有電子玩具,他在玩具店裡見到時都會很興奮地看)。誰料到他走遍整家玩具店後,只選擇了一本書。我問了他好幾次:「你可以選擇任何玩具,但你選擇帶一本書回家嗎?」他不斷地點頭。最後我買了一本書給他。看著他抱緊本書跳著離開玩具店時,我明白到自小培養他的閱讀習慣的努力是沒有白費。 哥哥出世時我便開始套用很多建立閱讀習慣的方法。大部分都是從教育書本上學會的方法,當中包括: 每天和孩子閱讀最少10分鐘 用大聲和誇張的聲線去閱讀 經常帶他去圖書館或是書店 耐心地陪孩子重覆讀同一本書 挑選適合的圖書 讓孩子看見父母有讀書習慣 鼓勵孩子讀書給人聽 以上幾點是培養閱讀習慣的重點。另外有幾點是比較少人會提及或套用,而我發覺是養成哥哥閱讀習慣不可缺少的方法。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大家培養出喜愛閱讀的孩子。 提供適合閱讀的環境 一個歡迎孩子去閱讀的環境絕對有助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提供適合孩子高度的書架,讓孩子能夠主導去拿書出來看。書的封面要向著前面,讓孩子能夠清楚看見每一本書。旁邊可以放一張適合孩子高度的凳,讓孩子能夠坐好閱讀。 提供適合的圖書及數量 觀察著孩子的閱讀喜好以及程度去挑選適合的書。隨著孩子的興趣去轉換書架上的書。  貴精不貴多,孩子反而會更集中去看完每一本書。 外出時只帶書做餐桌上的娛樂 外出食飯時,很多父母都會帶備一些玩具,遊戲或是書作為孩子在餐桌上的娛樂。我一直都只帶書,孩子不看書就沒有其他娛樂,所以他視書為寶。(當然,有時候都會發揮創意拿餐廳裡的東西和他玩)不過食飯時一定要把書收好,不能夠養成一邊看書一邊吃飯的習慣。 孩子獨自閱讀時,絕不能打擾 若果孩子靜靜地閱讀的話,沒什麼重要事就不要打擾。不必特意加入,但如果孩子過來邀請大人和他一起閱讀的話,就一定要回應。 鼓勵自主閱讀 鼓勵自主閱讀是要讓孩子有機會去讀任何他喜歡讀的書本。只要是孩子想讀的書,我都會鼓勵他嘗試去讀。不論是雜誌,旅遊書,設計書,小說,甚至是安裝說明書,只要是他看到而有興趣拿起來讀的話,我都會讓他讀。孩子會自己決定書本是否有吸引力(我家哥哥喜歡圖案,只是拿著IKEA的安裝說明書也可以看很久)我不會阻止他去探索每一本書。若果書本裡有不合適的內容的話,我就會收藏到他拿不到的地方。 我家哥哥沒什麼特別出眾,唯獨是「食」和「讀」最拿手。他有著我最希望他能享受的兩項興趣,讓我非常感恩。 相關文章 從圖書館看蒙特梭利的世界 – http://bit.ly/2RW3B5k BLW好處是什麼? BLW入門法教你如何準備食物,育成愛吃的小孩 - http://bit.ly/2zNUls9 Playfu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