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因應子女的外在行為而作出批判,而他們批判的準則通常都是根據自己的理想標準,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如果孩子的成績最好是完美或完全順從了父母想要他達到的期望,那他就會是「好」孩子,並得到奬賞;而如果孩子成績不如父母所期望,或所謂「不聽話」,那就是「壞」孩子,他會因此受到懲罰,或得到一些很難聽的說話,例如:「你再不聽話就趕你出門口」、「你看鄰家的孩子好過你幾多?」想像一下,孩子每天的行為都要經過父母的一番評論,甚至可能演變成對人不是對事,例如成績差就變成「怎麼你這麼蠢?」,這會為孩子造成多少恐懼、壓力和影響他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孩子便生活得戰戰競競,不敢允許自己內在的自然動力出現,不斷壓抑真實的自己。如果一個孩子由小至大深藏了很多的恐懼,那他不會肯定自己和接納自己,而這些恐懼會不斷影響着他長大後生活的不同的層面,令他一直無法活出自己。
我們每人的身體不斷自然地產生着能量,也跟隨着週期來循環,當能量在丹田累積到某個程度時,它需要一種自然的釋放,才能維持身心的健康。而孩子在被制約之前,是最沒有限制,最能自然表達體內能量的流動。如果能量一直只被壓抑在體內而不被允許釋放,這自然流動的過程便被扭曲,能量只能回流和累積;當停留得過久時,它便會形成緊縮的模式,不但讓肌肉變得緊繃,壓抑過久的情緒也會形成和各種精神上的問題,更有機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捨;為何有些原本看似很「乖」的孩子在長大後會變成突然發狂或甚至會傷害人的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那股能量在他體內已被壓抑得太久太久了,最後只能用扭曲的方式呈現出來。
所以,父母要明白,自己對孩子的批判是會為他們帶來身心的創傷,一個不能表達真實自己的孩子是很難有健康的身心,當父母不斷把完美的標準放到孩子身上時,請先停一停檢視下背後的原因為何?自己親生的孩子你們都不能完全地接納,那是因為你們都不接納自己嗎?要求孩子完美的時候,那父母已是完美嗎?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和獨特的個體,他們來這世界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個人期望,而是要把他們的天賦貢獻世界,扼殺了他原本的特質和親手摧毀他的人生其實沒有太大分別。
當父母以為跟隨他們的期望就是「為他好」的時候,其實只是一直用有條件的愛之名來傷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