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教材和玩具有何分別?
初為人父母都可能會有疑問,到底教具,教材和玩具有什麼分別?對蒙特梭利教學有興趣的父母,亦可能對蒙特梭利教材的特點不太了解,以下我們會介紹一下它們之間的分別是什麼。
字面意思的話,「教材」是用來教導孩子的材料。「玩具」是讓孩子遊戲的玩兒。至於蒙特梭利是獨有一套教材,也就是課室裡使用的「教具」。 蒙特梭利教具的特別之處是以感官主導,譬如寫字教材使用磨砂紙來讓孩子用手指頭去感受字型,再而開始拿筆寫字。一些初接觸蒙特梭利的父母都會以為買一套蒙特梭利教具放在家裡便可以進行蒙特梭利教育,其實是大錯特錯。若沒有對蒙特梭利有一定認識的指導者在場,就算有昂貴的教具放在家裡也是浪費,甚至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因此,每當有父母詢問是否有需要買蒙特梭利教具,我都會建議大家不如先增進自己對早期教育的認識,再分辨家裡是否需要教具。
即使沒有特別購入蒙特梭利教具,也可因應自己對早期教學的認識去製造不同的教材,精心挑選一些比較接近蒙特梭利教學理念的「教材」來代替玩具。
蒙特梭利教材的特點是……
- 天然素材為主 – 如木製,棉布,毛冷
- 注重感官刺激 – 會有不同質地
- 自然聲音 – 譬如鈴鐺會發出聲音,但不是電子按鈕發出聲音
- 符合孩子的能力設計 – 譬如Puzzle ball是符合嬰兒的一雙小手去抓
- 中性設計
- 簡單明瞭設計 – 沒有雜亂的圖案來擾亂集中力
- 現實主義 – 譬如動物圖案會採用近乎現實而不是過分卡通化的圖案
- 目的性設計 – 譬如吊飾是幫助眼球動作發展
- 增進獨立自主性 ,可自由活動 – 不會用任何嬰兒搖椅,走路椅
以下對比圖可以讓大家更能分辨蒙特梭利教材和玩具的分別。

蒙特梭利教材與玩具的分別
請大家不要誤會孩子不能有玩具,只是挑選玩具的時候我們可以考慮採用一些有更高教育性的材料,令他們能夠從遊戲中學習。尤其是0-12個月的孩子是很需要環境和教材去幫助他們的各方面發展。其實不論是教材,教具或是玩具,只要用其所長就能成為啟發孩子的好材料。
Playful Chaos正開設「在家蒙特梭利」工作坊,讓大家能夠瞭解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想更懂得如何判斷一個玩具是否有用塗,可以瞭解一下Play Value。
購入蒙特梭利教材 -> Playful Chaos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