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你被勾起的情緒

我想大部份父母在教養子女期間都遇過不少煩躁和憤怒等情緒起伏不定的時刻,尤其當子女不聽話,考試成續未如理想或跟你頂咀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為何他們是支頂心杉,不能無時無刻聽你的話,然後當你的情緒被他們勾起時,你不自覺的只想罵回去,希望他們能順服在你的威嚴之下,乖乖就範。

你有沒有留意到,每當你看子女的行為不順眼時,你會帶着甚麼的情緒?而你通常是根據當時的情緒的做出相應的行為,不自覺說出了一些帶有傷害性和負面的說話,還是會讓自己先冷靜一下,才跟子女談談你對他們的不滿?

早前我在一位朋友的網上節目裏都有談到,如果子女經常有一些行為勾起你的情緒,讓你不悅時,首先要做的不是要糾正他們的行為,而是要把覺知帶回到自己身上,觀察自己的情緒為何會被勾起,背後是否有重要的原因和信念?是否觸碰了你一些舊傷口?那些傷口是否來自過去或童年?到底是你的父母當年不喜歡你那個行為,覺得你錯,然後狠狠責備你,令你感到受傷,還是因為其他原因?每當你的情緒被勾起時,不把它們投射到子女身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經歷激烈的情緒時衝口而出說的負面說話,不但傷害了子女,也會成為他們的自我信念,破壞了他們的自我價值。

當然,情緒沒有好壞,只是像天空中的雲層般會來會去,終有一天會散,但成為一個情緒的觀察者而非被支配者,讓你能做出一個較有覺知的決定,而不是把所有事怪責到子女身上。很有可能子女所作出的行為並非那麼嚴重,而是你帶了情緒的濾鏡誇大了行為的嚴重性。

所以,每當教養小孩時,發覺自己的情緒被勾起,先停一停,做幾個深呼吸冷靜一下自己,再對自己進行自我探索,擁抱自己的情緒,才跟小孩解釋為何他們的行為會令你不快的原因。情緒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指標,讓你能深入了解自己和跟自己重新連結,這樣做你也為小孩建立一個榜樣,讓他們知道情緒可以如何有覺知地被處理,從而教出一個有情緒覺知的小孩。

Fiona Fung

身心靈工作者、能量治療師及導師,從事情緒治療多年,現為輔導學碩士生,從多年治療經驗有感現今家長需要更多覺知來養育小孩,因而成立了覺知父母 Conscious Parenting fan page,積極推廣覺知教養概念,期望每一個小孩都能在身、心、靈方面全面發展及成長。 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consciousparentin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