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用幾百塊錢去買一個木造咖啡機,不如用家裡的剩餘物資來和孩子一起做更好。一起構思如何製作,顏色設計,解決疑難~ 做過才知道不容易做,孩子才會懂得愛惜自己的玩具。
手足之爭,應採取什麼態度?原來父母介入影響甚大
家裡有兩個寶(或是更多)的父母應該都深深體會到孩子們的關係好的時候就「糖黐豆」,不好的時候就「水溝油」。上一分鐘是歡樂笑聲,下一分鐘已變成哭聲不斷。當孩子每天如是,家長到底如何應對孩子的手足之爭呢?
瞭解自我意識發展的八大階段,成為快樂合群的存在
自我意識高的人,更為容易成為快樂合群的存在。自我意識薄弱的人會相對地容易失去自信,目標和方向。自我意識是「瞭解自己的真實個性、觀念、情緒、動機、優點與缺點」的能力。
為何變成了Stokke的粉絲??
買BB車就猶如買汽車。歐州牌子紮實材料好,BB相對地坐得舒服,但車身笨重而且比較貴。相反,日本牌子輕巧機能高,價錢好,但材料麻麻,BB坐得麻麻地舒服。 當初做research買BB車給仔仔的時候開始認識Stokke這個挪威牌子。Stokke的車被譽為BB車裡的Rolls Royce. 頂級舒服,頂級避震,頂級價錢。Stokke的selling point是車身極高,可以拉近BB與爸媽的關係。所有材料都很好而且是荷蘭做,絕對有品質保證。當然價錢也是頂級高…最便宜是在淘寶用代購,直接從德國運過來。時間要2個多月,但價錢比香港的店便宜30-40%。聽起來,真是perfect。但Stokke的車子有個問題… 就是太難開和収車!有爸爸幫手的話還好,但只有媽媽的話,拿著Stokke就如開著坦克車。我經常單獨帶仔仔去街,實在不能這麼不方便,所以我放棄了買Stokke,買了made in Italy的Peg Perego。不像日本的Combi可以單手開和収車般方便,但也算是歐洲牌子裡比較方便的一架BB車。 用了Peg Perego兩個多月,我開始明白為何Stokke的賣點是車身高。原本以為那十多cm的分別不大,但當我帶仔仔出街一起吃飯便發現那個距離是必須要拉近。仔仔還未能自己坐high chair, 所以在餐廳裡吃飯的時候,他都要留在BB車裡。可是因為Peg Perego不夠高,每次吃飯的時候他都躲在抬低下。一起用餐是親子關係裡很關鍵的時間,我不想讓仔仔被孤立在抬低下!為了這個原因,我決定辛苦一點開著坦克車也要讓仔仔升高成為我們一份子! 高度剛剛好~推著車也可以跟仔仔談話! 不用彎身便能跟仔仔說話,看他開心到呢~~ 有時候大人會為了方便自己而忘記了從小孩的角度去想。如果是對小孩有益處的話,不便一點又何妨呢~看著仔仔開開心心地坐在Stokke上與我們一起周圍去,辛苦一點開這架坦克車也是值得。 除了Stokke的車子,我還買了Stokke的high chair。這個我打從懷孕便已經決定要用的。我很喜歡這個鼓勵小孩自己爬上凳的concept。訓練小孩獨立地吃飯能有助於他們的自理能力,所以一張鼓勵他們自己坐在餐抬跟家人一起用餐的凳子是非常重要。Stokke的high chair一點都不方便大人…. 重得來沒有輪子推來推去,又不能夠把椅背躺下來當睡床。但我就是喜歡她從小孩角度去想而不是從大人的方便性來design. 仔仔每次坐上去就乖乖地跟我們一起用餐~ 通常用餐的時候,仔仔都靜靜地坐在我旁邊。這樣可以讓他學習我們的吃飯禮儀。 說到這裡,應該都買完Stokke的東西了吧~ 還未!我還買了Stokke的床。其實我原本是想跟Montessori一樣用地上床墊。想知道理由,可以到這裡看看。正如我所料,仔仔已經發生了危機1…腳都卡在“安全圍欄”的空位!可以說是Stokke的床不好嗎?也不能這樣說,只好說BB床有一定危險性。既然我不喜歡BB床的概念,又為何買了張Stokke呢?首先我受不了外來壓力,每個人都吵著不能讓BB睡在地上。我知道…BB還小的話是不應該,最少等到3個月才可以。(我原本的構思也是這樣做,但沒人聽進去…) 就這樣被周邊的人嚷著,我就買了一個至少我覺得可以滿足大家要求的Stokke床。這張床用的是上等木,收到的時候一點味道都沒有!設計是用橢圓形,讓BB睡在裡邊的時候可以觀摩周邊的東西而不受阻礙。隨著BB的大小可以改變size。最小的形態非常好用,小小的橢圓形包圍著剛出生的仔仔,讓他睡得很有安全感。可惜是仔仔的腿太長,我們用了兩星期就要把床變大….. 只用了兩個星期的version~ 變大啦!仔仔看起來小多了~ 既然用了頂級牌子的床,我是不是會打消地上床墊的念頭?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