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家裡的剩餘物資,利用爸爸的臭襪子做泡泡噴火龍。需要練氣的孩子,一定要玩這個!另外,我們還有介紹其他的玩樂學習小點子,喜歡和孩子玩耍的媽媽千萬不要錯過。
平,靚,正,玩不厭的「玩具」
前幾天在街上有人跟我做問卷調查(很明顯是幫某名玩具牌子做的調查)。其中一條問題問到,我會買什麼玩具給我孩子。被人問到我才發覺作為媽媽的我甚少買玩具給孩子們。家裡的玩具絕大部分都是人送的。如果問我買什麼玩具給孩子的話,我基本上只買一些不是玩具的「玩具」給哥哥和妹妹。有時候甚至只用家裡的剩餘物資來做「玩具」。(大家可以看看這裏怎樣利用剩餘物資)其實,有很多東西都可以變成非常好玩的東西。不用買玩具給我家兩個小孩都可以跟他們玩上半天,而且是適合任何年齡人士的玩兒。 波子 我在花虛買了一袋$10波子,給哥哥玩了一整天,每次拿出來玩都有新玩法。其中最喜歡玩的是用腳趾夾波子。這是練習腳部小肌肉的絕佳方法。哥哥每次玩這個都開心都不願停。不過波子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所以每次玩波子我都格外小心。 提高控制腳趾肌肉的最佳辦法,差點玩到抽筋(笑) 除了腳趾還可以用手指~ 氣球 氣球有很多玩法,充氣是最簡單直接的玩法。哥哥追著氣球已經玩半天。另外一個哥哥很喜歡的玩法是充水。看著氣球震震下,拿起來有不同重量,又有怪怪的質感,讓哥哥玩很久。至於妹妹就很喜歡啪啪氣球,不過玩起來要小心因為隨時一身都是水。 一大堆水彈,還可以畫不同的臉在上面。 走樣米奇~ Cornstarch Cornstarch是很好玩的Messy Play,可以提高孩子的感官發展。哥哥和妹妹可以同時玩,順便教哥哥如何小心看待妹妹。初頭哥哥不太喜歡碰乾的cornstarch,但因為太想玩的關係,最終都克服心魔,不怕那份奇怪的觸感。若果不怕麻煩清潔的話,可以玩完乾再玩濕的cornstarch。讓孩子看到質感的變化。 為了讓妹妹安全地玩,特意讓她留在想子裡玩。 放很多小東西在粟粉裡可以提高好玩程度。哥哥不斷踏雪尋蟲! 麥皮 麥皮是另一個我經常玩的Messy Play。玩的時候提供不同的道具就可以鼓勵孩子發揮想像力,得出的結果通常都會很驚喜。 玩Messy Play的時候可以提高手眼協調,甚至種下將來對科學的知識。 玩到一地都是的時候,就拿出哥哥最愛的掃把來一起清潔。 食物染色劑 食物染色劑有很多用途。最簡單就是溝進水裡當水彩。除了可以畫畫之外,還可以讓孩子學習溝顏色。看著顏色水溝在一起後產生的顏色變化,讓孩子親身體驗顏色如何溝出來,勝過拿著顏色卡紙叫他們死背紅色溝黃色是等於橙色。 用吸管可以練習小肌肉。 燈 日本城買的攜帶式電燈非常好用,任何一個透明抽櫃都可以變成燈箱。燈可以幫助感官發展,不過要小心不讓孩子直接看著燈光,以免傷害眼睛。(這裡有更多如何利用光暗來跟小孩玩的方法。) 妹妹10個月大,這個時候的孩子特別喜歡燈光的玩兒。 […]
兒童的成長~幼稚園生和小學生的分別
從幼稚園生畢業成小學生,不論對孩子或是父母都是人生大事!究竟幼稚園與小學會有何分別呢?首先需要瞭解兒童的成長在3至6歲和6至12歲這段期間,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是有莫大的變化。明白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的需求與變化能有效地提升親子關係及輔助孩子面對人生。
蒙特梭利學校,成長於蒙特梭利教學小學生的特性
孩子從出生到小學都一直在蒙特梭利教學中長大。今年升上了小學二年級,小學階段對孩子來說是人生的第二階段兒童期,也是心智上的獨立階段,真的非常準確。幼稚園生和小學生的分別顯而易見,心智真的起了變化。小學階段有一大段時間都因為疫情而經歷了差不多一整年的Home Learning。在家學習這段期間讓我有更多機會去觀察孩子,他發揮了我期待他能從蒙特梭利教學中得到的特性與技能。經歷了這麼多變化,看著孩子的成長,我膽敢說一句:「選擇蒙特梭利教學是我為孩子做的最佳選擇!」 到底一名成長與蒙特梭利教學的小學生有何特性? 適應能力強 其中一個蒙特梭利教學的優點是能夠磨練孩子的適應能力。升上小學首要適應的就是功課。從不用做功課,突然變成每天都有中文功課,讓孩子有點吃力,不過適應了之後孩子也是能每天很有責任地完成自己的功課。孩子之所以能很快地適應功課量是因為老師會因應孩子的能力給功課,而且重點是不要求大人做「書童」陪讀,也不要求大人幫助孩子。孩子必須自己完成,才能清楚自己的能力,懂得自我調節。繼適應了小學生活之後,孩子便要面臨全球都沒有預計的疫情所導致的Home Learning。說真的,孩子的適應力絕對比大人強。整個在家學習過程,孩子應付得比家長還好。就算上課環境搬到家裡,孩子還是會努力適應,好好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和心態。當然不是立刻適應過來,但孩子很願意接受改變並努力迎合是最重要的心態。我們只要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去調整,孩子是能夠做到的。 擁有學習自由,培養了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熱誠 我家孩子的班主任和中文老師都一直對他的學習態度讚不絕口。他會認真專注聽課也會積極參與,就算他有時候會有頑皮的舉動,也是非常合理且能接受。孩子不專注的時候,通常是因為課文太容易或是他已經懂,所以開始做自己的事。(雖然家裡的他與學校的他是兩個人,不過我很明白這是正常的….) 學校是IB課程為藍本,所以有大部分時間都是自主做Project,孩子有很多機會與同學合作,有時候去沙灘做貝殼研究,有時候做動物研究… 孩子更能應用自己的長處,譬如孩子有一段時間對輕黏土非常著迷,練成一門手藝。他把自己的手藝發揮在恐龍Project上,為學校的Project加上了許多恐龍模型,更加享受學習過程。最重要的是他有機會跟著自己的喜好去應用在學業上,養成了對學習有一份熱誠。 社交能力上升 正因為學校有很多組隊做Project的關係,孩子有機會磨練自己的社交技巧。與年紀大的同學一起工作 (蒙特梭利是混合年齡教學),讓他明白有些人特別喜歡領導,而自己也需要迎合別人,同時他也有機會去領導其他人。我家孩子本來是一個比較內斂敏感的人,但混齡教育讓他的社交能力提升了不少。當然,當中也有一定的風險,也就是欺凌問題,尤其是到了小學階段更為容易發生。孩子面對著年紀大的同學會有一種羨慕又膽怯的心態。慶幸我家孩子能早點體會並學習面對此心態,因為到了中學只會越來越多欺凌而且可以很嚴重,所以越早鍛鍊社交能力和堅毅性越好。正因為他有很多機會與比自己年紀大的孩子相處,他學習了如何融合或是解決衝突。個人認為社交能力比書本知識重要得多,所以我很注重學校是否能提供機會讓孩子去體驗社交中的起與落,而蒙特梭利學校正能提供此需要。 自主性高,持續按著自己速度成長 這一年多因為全港學校都變成在家學習,很多朋友都埋怨孩子們的成績落後,跟不上學校的程度。我家孩子正因為蒙特梭利教學是自主學習而受惠。孩子們一向都是按著自己步伐去安排工作,所以在家學習並沒有影響他的成績,反而突飛猛進!譬如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因為留在家裡多了時間去自主閱讀而進步神速,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已經達到四年級的水平。(不過伴隨著很大的犧牲就是近視加深….)從小開始接受蒙特梭利教學的孩子,自主性確實是比一般孩子高一點。在家裡能夠自得其樂,要上課時也能自動自覺去準備。最少我不用娛樂他,他自己會找到很多事情在家裡做,也會主動說要學新的技能,從中真的增添了不少新知識。 願意面對不拿手的中文科 每個人都有喜歡和不喜歡的科目,我家孩子也不例外。他從幼稚園開始一直都對中文課持有很好的學習態度,因為他很喜歡與他共渡三年的中文老師。因此就算他的中文能力不強他也保持著興趣,而他也被偏進了小學部的中文Native Stream。(國際學校會因應學生的中文程度去安排班級)進入了小學,每天都有中文功課,而且程度也變得比較高。Native Stream是與本地學校的程度秉持,以國際學校來說,我們學校的中文程度非常高。此改變讓他對中文有一點抗拒,對中文程度不高的媽媽來說也是有點吃力。孩子要寫複雜的中文字時,媽媽也唯有靠中文字App幫助….. (天啊,習慣了打字的現代人真的忘記了怎麼寫字!)幸好的是老師們都很用心去培養孩子對中文的興趣而不是著重成績。這份興趣培養比起成績更重要,因為若失去了興趣,孩子就沒可能堅持繼續努力做著自己不拿手的事情。老師利用「西遊記」去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讓我家孩子們也對中文陪感興趣,開始閱讀西遊記中文書,也會在家裡角色扮演(兄妹使用普通話對話是前所未有的事!)以興趣為前提去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 雖然學校和老師都非常用心,不過語言絕對不能單靠學校,家裡環境才是最重要。家裡不使用中文的話,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中文程度。 學校是雙語教學(Bilingual) ,所有科目都有機會是以中文教學,譬如孩子學習爬行類動物時,使用的都是中文,這樣學習也能引起孩子興趣的方法(因為我家孩子很喜歡動物)! 瞭解蒙特梭利的中文教學 當初如果沒有遇上蒙特梭利教學,我應該成為了一位嚴格的虎媽。若是沒有好好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我一定會為了追上傳統學校的步伐而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的特性與技能。 能夠把孩子送進蒙特梭利學校是我們一家人的福氣。雖然學校是重要,但請大家必須要明白,把孩子送進蒙特梭利學校但不在家裡實行,或是不理解當中的正向管教方法的話,效用真的可以相差甚大。孩子的同學們有些發展得非常好。相反地有些孩子就算上著同一學校,成效也可以相差甚大,當中最大影響因素就是家的環境和父母的心態。 請各位努力尋找適合自己一家人的教學方式,學校只是其中一項,家庭才是最重要! ⭐️ Playful Chaos「在家蒙特梭利」線上課程現已推出!安享在家也能學習如何把蒙特梭利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裡。詳情請按這裡 […]